27款人形机器人亮相,产业规模有望破千亿
27款人形机器人亮相,产业规模有望破千亿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于8月21日在北京开幕,本次大会吸引了169家企业参展,展出600余件创新产品。其中,人形机器人成为最大亮点,共有27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亮相。在政策利好和技术创新的驱动下,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机遇,相关上市公司表现抢眼。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人形机器人成最大亮点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于8月21日在北京开幕。据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梁靓介绍,今年是人形机器人亮相最多的一届,共有27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亮相机器人产品,同时还有30余家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亮相。
来自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宇树科技、优必选、智元、星动纪元等领先企业的27款人形机器人整机将在博览会亮相。另外,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赛博越野旅行车、FSD(完全自动驾驶能力)将悉数亮相,其中Optimus人形机器人将迎来北京首秀。
受利好消息影响,21日开盘,机器人、减速器概念股走高,襄阳轴承、亿嘉和2连板,力星股份20cm涨停,长盛轴承一度触及涨停板,等多股涨停,双飞集团、鸣志电器等纷纷走强。
政策利好驱动,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发展机遇
在政策的“东风”下,人形机器人研发步入快车道。工信部2023年10月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指出,加快推动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计划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在本届的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企业、政府、应用方等各方主体合力作用下,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井喷前夜”。
市场前景广阔,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千亿美元级蓝海市场
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剧、人力成本提升,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与日俱增,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一个朝阳产业。嘉实基金经理孟夏表示,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被工信部明文定性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车后的颠覆性产业”。
从市场空间看,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千亿美元级别的蓝海市场。据GGII(高工产业研究院)预测,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美元;高盛预测则更为乐观,认为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40亿美元,约合11037.3亿元人民币。
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27.6亿元,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到2029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750亿元,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3000亿元。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16股获机构一致看好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从业绩数据来看,按照半年报、业绩快报、预告净利润下限计算,A股人形机器人概念股中,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实现盈利且增长(含扭亏为盈)的有19只。净利润额超亿元的包括三花智控、中控技术、胜宏科技、长盈精密等。
三花智控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4.64亿元—16.04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5%—15%。目前,三花智控围绕自己擅长的部分,布局机器人零部件业务。
长盈精密预计上半年大幅扭亏为盈,已与北美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和美国人形机器人新锐企业FigureAI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其提供关节齿轮、轴承等关键零部件。
华泰证券发布研报称,随着大模型训练提速与产品升级迭代,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有望加速具象化,促进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运用落地,产业链企业将充分受益。
从机构关注度看,16股获3家及以上机构一致预测且今明两年净利润增速均超20%,其中贝斯特最受关注,有26家机构共同评级。
本文原文来自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