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青藏高原梭梭林面临气候考验,人工种植成生态保护新路径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53:1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青藏高原梭梭林面临气候考验,人工种植成生态保护新路径

在青藏高原北部的干旱区,有一种植物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重要的生态价值守护着这片土地——梭梭。梭梭群落作为中国西北部干旱区的主要植被类型,不仅能够防风固沙,还是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力量。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这位沙漠中的“守护者”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01

梭梭群落:沙漠中的绿色屏障

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是一种耐寒、耐旱、耐盐碱的灌木,能够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它在防风固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柴达木盆地等干旱地区,梭梭群落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众多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

梭梭群落的生态价值远不止于此。它还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结构,为荒漠化治理提供重要支撑。在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梭梭群落的保护成效显著。通过多年的保护管理,保护区的植被盖度提高了8个百分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成为阻止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合围的关键屏障。

02

气候变化:梭梭群落面临的挑战

然而,这位沙漠中的“守护者”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气候变化导致的温度升高和降水模式变化,正在显著影响梭梭群落的生存状态。

研究表明,梭梭群落的数量特征与气候因子密切相关。在青藏高原北部干旱区,梭梭群落的高度、盖度等数量特征随经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成熟梭梭的数量却随经度的增加和纬度的降低而减少。这表明,气候变化正在改变梭梭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

降水量是影响梭梭群落分布的关键因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干旱区的降水模式发生改变,这对梭梭群落的生长和繁殖产生了直接影响。梭梭群落的物种组成相对简单,其中51%的植物属于灌木与半灌木,70%的植物为强旱生和旱生植物。这种简单的物种组成使得梭梭群落对环境变化更为敏感,气候变化可能引发群落结构的显著变化,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

03

保护行动:从自然保护区到人工种植

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保护梭梭群落刻不容缓。在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严格保护管理和生态修复措施,梭梭群落得到了有效保护。保护区三面环沙,呈半环状从西、北、东三面护卫着民勤绿洲,是防止两大沙漠合围的关键地带。经过多年的努力,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成为众多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在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简称阿右旗),则探索出了一条“天然+人工”的保护新模式。阿右旗既是荒漠化治理的攻坚区,也是天然梭梭林的保护区。当地充分利用天然梭梭林资源,发展梭梭肉苁蓉产业,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在塔木素布拉格苏木,牧民们采取保护性采挖的方式,既保证了梭梭林的生态功能,又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牧民宝花告诉记者,她去年通过采挖锁阳就赚了6万元。而在曼德拉苏木,梭梭种植大户许明文通过成立合作社,带领农牧民发展生态沙产业,目前该苏木已有55万亩人工梭梭林,农牧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

阿右旗林草局副局长张兆鑫表示,阿右旗依托丰富的沙草植物资源,推动沙草产业有序发展,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科研+农牧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目前,全旗人工种植梭梭林已达301.6万亩,2023年出产肉苁蓉308吨、锁阳730吨,在保护好生态的同时,也为农牧民发展沙产业带来新动能。

04

未来展望:共筑绿色屏障

梭梭群落的保护不仅关乎生态环境,更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深入理解气候变化对梭梭群落的具体影响,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应继续推广“天然+人工”的保护模式,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也至关重要。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通过分享保护经验和技术,可以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

梭梭群落的保护是一场持久战。让我们携手努力,为这位沙漠中的“守护者”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共同守护这片来之不易的绿色屏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