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泸州医学院到西南医科大学:一所地方院校的逆袭之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泸州医学院到西南医科大学:一所地方院校的逆袭之路

引用
搜狐
10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62520100_100276017
2.
https://news.qq.com/rain/a/20240413A003F300
3.
https://www.sohu.com/a/764476822_126758
4.
https://www.sohu.com/a/777902675_121124521
5.
https://www.sciencehr.net/uploads/xnykdx/
6.
https://m.sxks114.com/h-nd-14784.html
7.
https://dag.swmu.edu.cn/
8.
https://ywgnyjzx.swmu.edu.cn/info/1009/1694.htm
9.
https://m.weibo.cn/p/index?extparam=%E8%A5%BF%E5%8D%97%E5%8C%BB%E7%A7%91%E5%A4%A7%E5%AD%A6&containerid=100808c4a7efa7ba0116d32d53949f2e4a0934&luicode=10000011&lfid=231522type%3D1%26t%3D10%26q%3D%23%E6%97%85%E6%B8%B8%23&featurecode=newtitle%0A%E5%9B%9E%E5%BA%94%E7%A7%B0%EF%BC%8C9958%E6%95%91%E5%8A%A9%E4%B8%AD%E5%BF%83%E4%B8%BA0-18%E5%B2%81%E7%9A%84%E5%9B%B0%E5%A2%83%E5%A4%A7%E7%97%85%E5%84%BF%E7%AB%A5%E5%8B%9F%E6%8D%90%E3%80%82%E5%90%B4%E8%8A%B1%E7%87%95%E6%98%AF24%E5%B2%81%E7%9A%84%E5%A4%A7%E5%AD%A6%E7%94%9F%EF%BC%8C9958%E5%AF%B9%E5%90%B4%E8%8A%B1%E7%87%95%E7%9A%84%E6%95%91%E5%8A%A9%E8%B6%85%E5%87%BA%E4%BA%86%E6%95%91%E5%8A%A9%E8%8C%83%E5%9B%B4%EF%BC%8C%E8%BF%9D%E5%8F%8D%E4%BA%86%E5%84%BF%E6%85%88%E4%BC%9A%E7%9A%84%E7%9B%B8%E5%85%B3%E8%A7%84%E5%AE%9A%E3%80%82
10.
http://www.csnm.com.cn/info/2174

2015年,一个看似平凡的年份,却在西南医科大学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年,学校正式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名称变更,更标志着这所从川南小城走出来的医学院校,经过60余年的不懈努力,终于跻身区域性医科大学的行列。

01

从川南医士学校到西南医科大学

西南医科大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1年建立的西南区川南医士学校。这所由西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创办的学校,最初的任务是为新中国培养急需的医疗卫生人才。1959年,学校升格为泸州医学专科学校,开始承担起更重大的历史使命。1978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学校再次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泸州医学院。

02

关键的2015:更名背后的深意

2015年,对于泸州医学院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这一年,学校正式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这一变化绝非偶然,而是学校长期发展积累的结果。

更名背后,是学校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占地2011亩,设有20个院系,在校生1.9万余人。在师资队伍方面,学校拥有医教员工8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399人,包括高级职称人员636人、博士672人。在学科建设方面,临床医学、药学是四川省一流建设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更是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03

更名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更名后的西南医科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学校紧紧抓住这一契机,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在教学方面,学校现有普通本科专业33个,涵盖7个学科门类。学校是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单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在科研方面,学校先后建成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等46个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019-2023年,学校获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95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6项。

04

成功经验:战略眼光与不懈努力

西南医科大学的成功逆袭,离不开学校领导层的战略眼光和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

首先,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提升学科实力。临床医学在ESI全球排名前1%机构中位列29.72%,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其次,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现有博士生导师70人、硕士生导师1193人,各类高层次人才830余人次,其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75人次。

再次,学校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与2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对外合作交流关系,多次成功举办国际学术会议,获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

最后,学校注重服务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学校现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抢险中展现出极强的应急救援能力和高救治成功率。

05

展望未来:从区域性医科大学到全国知名医科大学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南医科大学正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学校将继续坚持“厚德精业、兼容开放”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医科大学。

西南医科大学的逆袭之路,为其他地方高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学校通过更名契机,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最终实现了从地方性医学院到区域性医科大学的华丽转身。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