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保护视力健康,了解四大眼疾种类及预防方法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23:1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保护视力健康,了解四大眼疾种类及预防方法

眼睛是接收信息的主要窗口之一,视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感官。然而,暴露在外的眼睛十分脆弱,许多内外因素都可能导致眼睛受损或引发眼疾,进而造成视力衰退,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失明。常见的眼科疾病有哪些?发生时会有哪些症状?我们又该如何预防眼疾的发生呢?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答。

健康隐患:不容忽视的眼科疾病

视觉的好坏取决于眼睛的健康状态,而健康的眼睛需要良好的用眼习惯来维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信息的蓬勃发展,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多元化,无论是在工作、娱乐、社交还是学习新知识,几乎只需要一台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就能全部搞定。这种变化直接改变了人们对3C产品的使用习惯,人们常常在上班时紧盯电脑报表,下班通勤时看手机,晚上回家对着电视,甚至在睡前还在追看平板上的最新节目。一整天下来,眼睛几乎都在近距离面对电子屏幕,这样的用眼习惯使得眼疾在现代人群中变得越来越普遍,甚至开始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根据台湾卫生福利部发布的“世界视觉日卫生福利统计通报”数据显示,台湾地区小学一年级学生中每4人就有1人视力不良,到了小学六年级这一比例已突破60%,初中三年级视力不良人数更是增长至78%,高中三年级学生视力不良率已逼近85%。视力不良还可能增加日后患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疾的风险,显然已成为国人的健康隐患。

常见的眼疾种类有哪些?

眼睛长期暴露在环境中,很容易受到外界有害物质的感染侵害,如砂眼、结膜炎、角膜炎等,导致眼睛红肿发炎等不适症状。另一类眼疾则直接影响到眼球内部结构,进而导致视力受损,最常见的是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以及散光,白内障、青光眼等也是国人常患的眼科疾病。以下是四种常见眼疾的成因与症状:

眼疾最大宗:屈光不正

屈光是指当光线进入两种不同折射率的物质时,路径会发生偏折的现象。在视力正常的情况下,光线经过眼睛产生屈光将影像聚焦在视网膜上,使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物体。如果影像聚焦在视网膜前,就是俗称的近视;若聚焦在视网膜后,则称为远视;而屈光表面不规则导致影像有重影,则是散光的症状。

造成屈光不全的原因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如散光与远视通常由先天遗传影响,近视则多由后天环境导致,比如用眼习惯不当、长时间近距离视物等。屈光不正最明显的症状就是无法清晰看东西,会有模糊、重影的情况,而近视也是诱发其他眼疾的潜在风险。

眼睛老化现象:白内障

白内障是常见的眼疾之一,主要是因为眼球水晶体老化、结构改变,导致原本透明的水晶体出现混浊、增厚,透光性变差。主要症状包括视力模糊、畏光、褪色,看不清楚周围事物。近年来,由于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的缘故,导致眼球提早老化,白内障的发病年龄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眼压过高导致:青光眼

青光眼是由于眼球眼压过高,导致压迫到视觉神经,使视力受损的眼科疾病,分为慢性与急性青光眼两种。可能的成因很多,如家族遗传、近视、糖尿病等。慢性青光眼在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往往发现时视神经已受损严重,需要长期用药控制。常见的症状有周边视力开始模糊、视野逐渐缩小、眼角余光无法视物。

常见视力杀手:黄斑部病变

黄斑部位于视网膜中央的感光区,是视觉感受最敏感的区域,也是视野成像的主力角色。黄斑部病变是十分常见的眼疾,可能的诱因很多,如年龄老化、遗传、不良的饮食习惯、紫外线伤害,或是白内障手术后,都可能导致黄斑部病变。主要症状包括视觉扭曲、视力障碍、视野改变、色觉异常等。

预防眼科疾病,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许多常见的眼疾在初期状况都不明显,一旦确诊往往已相当严重,因此预防眼疾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定期检查眼睛、视力追踪外,还需要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

  1. 保持良好作息,早睡早起有助于体内激素分泌正常运作。
  2. 均衡饮食,多食用黄绿色蔬果和深海鱼类对眼睛有益。
  3. 适度休息,避免过度使用眼睛,做到用眼30分钟、休息10分钟。
  4. 定期检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掌握眼睛最新健康状况。

除了做好上述预防措施外,风险管控也十分重要。为了减缓日后治疗眼科疾病产生的医疗费用,可以在眼睛状况良好时尽早规划相关保险,以获得全面的保障。

本文原文来自台湾保险销售网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