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市监局提醒:正确选购和泡发木耳,谨防食物中毒
广东省市监局提醒:正确选购和泡发木耳,谨防食物中毒
近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醒,特别强调了木耳选购和泡发过程中的食品安全注意事项。随着春节临近,木耳作为餐桌上的常见食材,其安全食用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木耳泡发有讲究,时间控制是关键
木耳在干燥状态下体积小、重量轻,通常需要通过泡发来恢复其原有的形态和口感。然而,泡发时间过长可能会带来食品安全隐患。北京疾控中心提醒,木耳的泡发时间应严格控制:
- 常温水泡发:1至2小时
- 温水(约40℃)泡发:30分钟
- 热水(约80℃)泡发:10至15分钟
泡发后的木耳应及时食用,避免长时间存放。如果不能立即食用,应将泡发后的木耳放入密封容器中,冷藏保存,并在24小时内食用完毕。
警惕“米酵菌酸”毒素,避免食物中毒
如果木耳泡发不当,时间过久,可能会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这种菌大量繁殖后,会产生一种剧毒的毒素——“米酵菌酸”。这种毒素无色无味,耐热性极高,一般的烹调方法无法破坏其毒性。
米酵菌酸毒素的危害不容小觑。根据相关报道,近年来已发生多起因食用泡发不当的木耳导致中毒的事件:
- 2020年10月,黑龙江鸡东县一家9口人因食用自制“酸汤子”引发中毒,最终9人全部死亡,罪魁祸首就是米酵菌酸毒素。
- 2020年7月,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地区发生一起食用河粉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11人中毒,1人死亡。
- 2023年7月,河南永城两人因食用变质凉皮,导致1死1伤。
米酵菌酸毒素的毒性极强,只需1毫克即可致命。它会损害人体的肝、肾、大脑和心脏等重要器官,导致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致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目前,尚无针对米酵菌酸毒素的特效解毒药物,治疗主要依靠血液透析来稀释毒素。
如何选购优质木耳
为了确保食用安全,选购木耳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外观:优质的木耳颜色均匀,表面光滑,没有明显的杂质或异物。黑木耳应选择轻、干燥的产品,表示没有经过久放;新鲜黑木耳的绒毛较多、蒂头呈现白色为佳。白木耳则应选择浅黄色、完整大颗的产品,避免选购过白的,可能是经过漂白处理。
气味:正常的木耳没有异味。如果闻到酸臭味或其他异常气味,说明木耳可能已经变质。
质地:新鲜的木耳口感脆嫩,如果泡发后变得粘稠或发软,可能是变质的迹象。
木耳的正确储存方法
- 新鲜木耳买来后可以先将表面擦干,放在冷藏保存,建议一周内食用完毕。
- 干燥的木耳应放置于通风、透气、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可保存长达一年。但由于台湾的天气较潮湿,建议在存放的地方放置吸湿剂避免受潮。
- 如果购买的量较多,可以先洗净擦干后,再放冷冻保存,要吃的时候不用直接下锅就可以。
通过科学的处理和合理的食用方式,木耳可以成为我们饮食中美味又健康的选择。在选购和食用木耳时,应仔细观察其外观、气味和口感,以确保其安全性。同时,也要注意木耳的储存方式,避免受潮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