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无人机机身将有标识统一,武汉企业为低空经济制定国家标准
中国民用无人机机身将有标识统一,武汉企业为低空经济制定国家标准
很快,低空领域飞行的无人机就如同陆地上行驶的车辆一样,拥有统一规范的牌号标识,通过远程识别就知道无人机的生产商、拥有者、类型、来自哪里……
今后,中国无人机上的标识将规范统一。记者刘睿彻 摄
为无人机统一标识的国家标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品标识要求》最近发布,今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统一规范的标识将在无人机机身上实现。
这项国标的牵头主编单位是武汉企业普宙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普宙科技)。6日,在企业无人机展示厅内,记者看到了这项国标的电子版本。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俗称民用无人机。近年来,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低空经济产业链的重要载体,无人机产业发展迅速,生产企业急剧增多,保守估计,全国无人机生产企业在5000家以上。
国家标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品标识要求》近日发布。记者刘睿彻 摄
很长一段时间,无人机生产企业产品标识各有差异,尚未统一标准。“各标各的,天上的飞机是哪家的、什么类型都不清楚。”普宙科技质量中心副总监罗学涛介绍,这既不利于产业规范发展,也不利于行业监管。
早在2021年,普宙科技就申请了相关国家标准立项。记者了解到,这项标准主要从无人机产品的标识内容、标识位置和标识样式三方面作出规范。
在标识内容上,明确了无人机产品标识应包括的产品基本信息,如产品型号、生产厂商、出厂日期等;产品分类标识,如微型(M)、轻型(L)、小型(S)及唯一产品识别码、风险警示标识、使用提示标识等。
普宙科技无人机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 记者刘睿彻 摄
对不同类型的飞机,监管方式也不一样。按照《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对微型(M)无人机申请空域没有强制性要求,轻型(L)、小型(S)无人机作业则需要申请空域,有了明确的标识,监管部门监管更精准。
标准对标识的位置提出了明确规定,“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机体上的标识应清晰、牢固、耐久、易于识别,且附着于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就能查看的不可分割的机体部件之上,宜采用粘贴、喷涂、压印或镭雕等形式”。在标识样式上,标准对图形、数字、字母等作了规定。
普宙科技K02无人机自动换电机库生产线。
普宙科技是全国无人机生产研发领域的头部企业,近年来多次参与无人机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参编的《民用无人机系统型号命名》《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安全要求》等4项国家标准已经发布。
去年,国家出台了《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并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安全要求》。“本次国家标准的发布是对上述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落地的保证,也是低空经济产业有序发展的重要支撑。”罗学涛说,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制定,不仅规范整个行业发展,也有助于企业抢占市场先机,提升行业影响力。
本文原文来自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