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源与王蒂澂:跨越世纪的爱情传奇
周培源与王蒂澂:跨越世纪的爱情传奇
1929年,清华大学物理系迎来了一位年轻的教授——周培源。他刚从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年仅27岁,是当时清华最年轻的教授之一。然而,这位才华横溢的科学家,即将因为一张照片而改变他的人生轨迹。
一见钟情
一天,周培源受邀前往朋友家中做客。晚宴过后,宾主尽欢。朋友不禁谈起自己和妻子相识的过程,并拿出妻子当年和同学在颐和园游玩的照片。周培源的目光被其中一位女子深深吸引,她笑得十分开怀,气质清新脱俗。这位女子正是王蒂澂,北平女子师范学院的优秀学生,也是学校公认的校花。
周培源向朋友打听王蒂澂的情况,朋友笑称:“周培源是动了凡心了!”在朋友的牵线搭桥下,周培源和王蒂澂正式见面。虽然周培源不善言辞,但他用行动表达了自己的诚意。他每天都在王蒂澂的寝室楼下等待,约她一起吃饭、游玩、学习,还经常送她礼物。周培源的执着和真诚最终打动了王蒂澂,两人于1932年在北京举行了婚礼,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亲自主持了这场婚礼。
病痛考验
婚后第三年,王蒂澂被诊断出患有肺结核,这种病在当时几乎等同于绝症。为了不传染给家人,王蒂澂不得不进行隔离治疗。周培源没有被病魔吓倒,他每天骑车数十公里,风雨无阻地去医院探望妻子,给她带去鲜花和鼓励。在周培源的悉心照料和精神支持下,王蒂澂竟然奇迹般地康复了。这段经历不仅考验了他们的感情,也让他们的关系更加坚不可摧。
战乱迁徙
抗日战争爆发后,周培源和王蒂澂随学校辗转至西南联大。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他们不仅要面对物质的匮乏,还要承受战乱带来的不确定性。尽管条件艰苦,但周培源和王蒂澂始终相互扶持,共同克服困难。他们的爱情在战火中得到了升华,成为彼此最坚强的后盾。
晚年岁月
进入晚年,王蒂澂因病瘫痪,生活无法自理。周培源依然对她关怀备至,每天早晨都会大声对她说“我爱你”。这份深情让周围的人都为之动容。1993年,周培源去世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对妻子说的“我爱你”。2009年,王蒂澂离世,享年99岁。临终前,她留下遗言:“我梦见了爸爸,我想去陪他。”
周培源和王蒂澂的爱情故事,跨越了疾病、战乱等重重考验,成为一段令人动容的佳话。在当今这个快餐爱情盛行的时代,他们的故事无疑是一剂良药,提醒我们什么是真正的相濡以沫和永恒的承诺。这样的爱情,或许在现代社会已难寻觅,但周培源和王蒂澂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人们去追求真挚的感情和坚定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