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九门口长城,感受绥中历史文化
打卡九门口长城,感受绥中历史文化
“一片石之战”是明末清初的一场关键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决定了李自成大顺军的命运,也影响了整个中国历史的走向。而这场战役的发生地,正是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的九门口长城。
九门口长城,因其城桥下有九个泻水城门而得名,水势自西向东直入渤海,气势磅礴、壮观,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因而享有“水上长城”的美誉。200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东北地区的世界文化遗产。九门口长城,巨型过水铺石。要在水上修建长城,地基的设计便非常重要。这块长城地基由12000巨型条石和4400个眼尾铁铰链咬合在一起。很好地起到了固定地基的作用!
九门口长城从山海关开车过去,开半个小时过角山,在开半个小时就到了。九门口长城,因其城桥下有九个泻水城门而得名,水势自西向东直入渤海,气势磅礴、壮观,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因而享有“水上长城”的美誉,200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东北地区的世界文化遗产。九门口长城,巨型过水铺石。要在水上修建长城,地基的设计便非常重要。这块长城地基由12000巨型条石和4400个眼尾铁铰链咬合在一起。很好地起到了固定地基的作用!
一片石之战:决定历史走向的关键战役
1644年,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与吴三桂所引清兵在九门口长城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这场战役被称为“一片石之战”,因为九门口长城在历史上也被称为“一片石关”。
战役初期,李自成的大顺军约十万,吴三桂的吴军约五万,清军约七八万。大顺军先是与吴军交战,清军则隐藏在吴军之后。激战一天后,吴军不利,一部分投降大顺军。吴三桂亲自赴清军催促参战,清军统帅多尔衮趁机逼迫吴三桂投降。但多尔衮仍然在等待时机,没有马上参战。又过了一天,吴军败象已露,清军才进入山海关,对大顺军发动突然袭击。激战两日的大顺军,已经精疲力竭,顿时溃败。自此,清军入关。此为公元1644年。立场一错,竟为叛国罪人,千古汉奸。
这场战役不仅决定了李自成大顺军的命运,也影响了整个中国历史的走向。九门口长城因此成为见证中国历史转折的重要地标。
绥中县:一座承载千年历史的古城
绥中县素有“辽宁西大门”之称,是连接关内外的重要枢纽。这里不仅有九门口长城,还有多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
兴城古城:背倚辽西丘陵,南临渤海,雄踞咽喉之地。东北通往中原的交通要道,是我国保存较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记录了五百余年沧桑历史、风土人情和灿烂文化。
锥子山长城:被称为“长城博物馆”,因三股长城齐集一山而得名。这里长城形式多样,独具特色,被专家誉为“长城博物馆”。锥子山是辽宁西部绥中县的著名山峰,因山高陡峭,远看似锥子直插云天而得名。锥子山长城在万里长城中有着显赫的名字,因三股长城齐集一山,被称为“三龙聚首”。又因这里的长城形式多样,独具特色,被专家誉为“长城博物馆”。
碣石宫遗址:承载着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记忆。秦始皇东巡时曾在此建立行宫,汉武帝也曾多次到此祭祀。虽然遗址已不复存在,但其历史价值不可估量。
活态传承:非遗文化展现古城魅力
绥中县不仅有丰富的历史遗迹,更有鲜活的传统文化传承。绥中县非遗展示中心展示了多个非遗项目,包括绥棱二人转、绥棱黑陶、绥棱农民画等。其中,绥棱二人转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通过师带徒传承、家族性传承、社会性传承等方式,已培养出谷铭轩等20多名二人转骨干,他们活跃在城乡舞台。
绥棱黑陶、绥棱农民画等非遗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受欢迎,还远销美国、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这些非遗项目不仅展现了绥中县的文化魅力,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实用攻略:如何畅游绥中县
交通:绥中县交通便捷,有多条公路和铁路经过。从北京方向来的游客可选择京沈高速,在万家站下道后前往;从沈阳方向来的游客则可在前卫站下道后前往。
门票:九门口长城门票80元,有优惠票价65元;锥子山长城是免费开放的4A级景区。
最佳游览时间:秋季是游览绥中县的最佳时节,此时天气凉爽,景色宜人,尤其是锥子山长城的彩林景观最为迷人。
住宿:绥中县内有多家酒店和民宿可供选择,建议提前预订。
美食:当地特色美食包括绥中米醋、绥棱酱菜等,不妨一试。
绥中县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和活态文化传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访。无论是对历史感兴趣的学者,还是寻求文化体验的旅行者,这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