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阿根廷返还中国14件文物艺术品 遇到流失文物该如何处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阿根廷返还中国14件文物艺术品 遇到流失文物该如何处理?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thecover.cn/news/aN60SbaaDuqH90qSdq8Jkw

阿根廷向中国返还14件文物艺术品,其中包括7件春秋晚期青铜甬钟和7件汉代至南北朝时期的文物。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文物追索和保护的关注。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文物归国的流程、流失文物的追索方式以及普通人如何参与文物保护。

6月28日,据国家文物局相关消息,当地时间6月27日,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馆接收阿根廷向我国返还的14件文物艺术品。

此次返还的14件文物艺术品为我国非法出境文物,其中7件青铜甬钟的时代应为春秋晚期,其余陶俑3件、俑头2件、铜蛙1件、铜盔1件,时代在汉代至南北朝之间。上述文物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接收后,国家文物局将适时安排文物回运等相关工作。


阿根廷返还的14件文物艺术品。王钟毅/摄(图源:国家文物局)

文物回国流程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高级权益合伙人、京师律师文物保护及追索法律事务部主任徐华洁介绍,中阿两方签署文物返还确认书后,14件文物从阿根廷返回中国可能还将经历如下四个步骤:

  1. 确认如何安全保障文物完整运输回国的方案
  2. 办理规范性的入境手续
  3. 由国家文物部门办理相关接收手续,进行完整记录
  4. 在文物安全、完整地运输回国后,由国家的相关部门和专研人员进行探析研究,让其充分发挥文化、历史和艺术的传承价值。


青铜甬钟(图源:新华社)

流失文物追索方式

纵然文物返还不仅是国际法的要求,也是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和促进文化交流的必要手段,但并非每一件流失在外的文物都能够通过协商的方式顺利回国。目前出境文物回国的多种方式包括:

  • 各国根据文物返还的国际公约协商
  • 各涉事国家法律解决
  • 外交途径洽谈合作
  • 国外和国内启动平行诉讼
  • 商界回购
  • 民间追讨捐赠
  • 第三方斡旋
  • 多种方式联合启动追回

徐华洁曾经介入“章公祖师”肉身坐佛的追索诉讼长达7年,该案件开创了以国内民事诉讼追索流失海外文物新途径,成为标杆性案件。

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流失文物归属纠纷均有较为典型的案例。按照国际公约、各涉事国家法律解决的,例如我国政府经过持续25年的跨国文物追索行动,68件流失英国文物成功归国。外国政府机构主动查扣返还的案例,例如2006年,丹麦海关查获156件来自中国陕西、山西、四川的被盗墓葬陶瓷类随葬品,2007年意大利海关查获796件从中国非法盗掘走私的出土文物,这几批文物均通过履行相关程序后顺利回到中国。

近些年,也有海外华人华侨、国际友好人士、外国政府和博物馆将其所藏或所购中国流失文物,以善意捐赠或友好外交的方式促成回归的例子。如,2013年法国皮诺家族将其从巴黎佳士得拍卖行购买的圆明园鼠首、兔首铜像回赠给中国入藏国家博物馆。2020年,何鸿燊先生将其从海外购买的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回国入藏圆明园博物馆等。

同时,商业购买的方式促成文物回归的案例包括20世纪50年代,国家从中国香港抢救征集了包括王献之《中秋帖》、韩滉《五牛图》等历代珍贵书画等。

文物返还有着确切的法律依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保护文化遗产的公约和协定,为文物返还提供了法律基础,其中较为重要的包括:

  • 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
  • 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 1954年《关于发生武装冲突时保护文化财产的公约》
  • 1995年《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等

普通人在境外遇到流失文物应当如何处理?

徐华洁提示,当一个普通人在境外发现了国内流失的文物时,应当:

  1.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对文物造成任何可能的伤害和破坏
  2. 联系当地的中国使领馆,向使领馆工作人员详细报告发现文物的情况,得到使领馆合法正确的指导和帮助

随着《逃出大英博物馆》短片在网络上走红,类似的短片、短视频层出不穷。人们也愈发关注海外流失文物回国的话题,徐华洁注意到了这一点。“国人民众在境外观赏到流失海外的文物,大多数表现出来的,都是伤感和遗憾的感情色彩。”这些文物,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每一件文物都代表着一段独特的历史记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京师律师文物保护及追索法律事务部主任,徐华洁希望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瑰宝早日回归祖国的怀抱,“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本文原文来自封面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