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入境游爆发:免签新政下,外国游客同比增202%
武汉入境游爆发:免签新政下,外国游客同比增202%
近日,武汉天河机场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入境外国游客数量超过10万人次,同比增长高达202.31%,这一显著增长得益于一系列便利外籍人员来华政策的实施。武汉市人大代表余丹表示,武汉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有望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他建议进一步优化涉外接待条件,增加更多涉外消费场景,吸引更多外国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政策利好:免签范围扩大激发入境游热潮
2024年,中国进一步扩大免签政策范围,自11月30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对保加利亚等9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为外国游客来华旅游提供了极大便利。据统计,2024年武汉边检站累计为60多个国家1800余人次提供过境免签手续便利,是去年同期的2.5倍。全年共查验免签来华人员3.4万余人次,同比去年增长8.5倍。
航线网络:打造中部国际航空枢纽
武汉天河机场积极拓展国际航线网络,为吸引外国游客创造有利条件。2024年,天河机场新开胡志明、河内、大阪等多条国际航线,恢复旧金山、伦敦、迪拜等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新增客运航线5条,通航点达18个。据统计,武汉口岸全年出入境航班近7800余架次,同比增长63.71%,单日最高航班数近40架次。
值得一提的是,天河机场推出的“鄂港通天下”航线产品,让人们由武汉经香港去部分海外城市更方便了。从武汉经香港去法国巴黎、美国纽约、澳大利亚墨尔本、加拿大温哥华和多伦多,在港中转时长多为2小时,最多不超过5小时。数据显示,今年来经“武汉—香港”通达世界各地的出入境人员总量较去年提升40%。
文旅资源:展现“大江大湖大武汉”独特魅力
武汉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为吸引外国游客提供了坚实基础。黄鹤楼、古琴台、昙华林等名胜古迹遍布三镇,伯牙鼓琴、木兰从军等故事世代流传,汉剧、汉绣等文化遗产古韵流芳。武汉市政协委员陈革鸿建议,推动知音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让“知音文化”与“黄鹤文化”交相辉映,成为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上的“闪耀双星”。
武汉市人大代表李青表示,汉剧作为武汉本土文化的杰出代表,浓缩着城市气质。她建议武汉尽快开展汉剧保护立法工作,出台汉剧保护地方性法规,通过这一独特传统文化“引客入汉”。
服务优化:提升涉外接待水平
为更好地服务外国游客,武汉市在涉外接待条件方面持续优化。在黄鹤楼等知名景点设立国际旅游信息中心,提供旅游咨询、预订服务。加强对酒店接待人员的培训,辅导其掌握外国人住店登记流程及外币的识别。在公共交通、百货商场用英文提示微信及支付宝的支付方式,在街头加强用英文标识道路及建筑,在昙华林、黎黄陂路等景区增设英文介绍。
武汉市人大代表余丹建议,通过举办国际赛事、嘉年华等文旅活动,用知名赛事促成旅游打卡应该逐渐成为新风尚。实际上,跟着赛事去旅行已经成为不少外国游客和体育爱好者的假日选择。
未来展望: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武汉市人大代表徐高燕建议,在风貌区引入元宇宙园区、脱口秀演艺厅、冰雪项目等新业态,将“长江文化”“码头文化”“戏曲文化”与城市更新建设、文旅、教育相融合,串联起汉口与武昌、汉阳的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扩大武汉文化影响力。
武汉市政协委员陈湧建议,加强黄鹤楼、东湖风景区、汉口历史风貌区、武昌古城、汉阳古城等重点片区统筹规划,推进数文旅、商文旅、农文旅、体文旅等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研学游、工业游、生态游等新业态新模式,吸引游客在武汉多停留、多体验,努力把游客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武汉,这座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航线网络不断完善、文旅资源加速整合、涉外服务持续优化,武汉有望成为国际游客心中的热门目的地,展现“大江大湖大武汉”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