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与咸宁市的产教联合体:如何带动地方经济?
湖南省与咸宁市的产教联合体:如何带动地方经济?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动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通知》,其目标是将联合体打造为产教融合新形态和区域发展新机制,推动职业教育从知识传授向综合技能提升转变,并促进职业学校更好地服务区域产业发展。
湖南省和咸宁市在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湖南省:以株洲为例的产教融合实践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首批国家市域(株洲)产教联合体院校的牵头单位,其在产教融合方面的探索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学院报送的《深入一线,校企融合,打造任务工单式“学做一体化”智能先进数字化教材》和《建好株洲市域产教联合体,做好服务融合发展大文章》两个案例,成功入选教育部2024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作为首个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工作目标,创新机制体制,推进“两翼”建设,抓好产教融合项目落地,助推“五金”新基建,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
湖南省政府发布的《湖南省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支持重点产业园区联合相关企业和职业院校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这一政策为湖南省各地市的产教融合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
咸宁市: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
咸宁市域产教联合体由咸宁高新区管委会、湖北三赢兴智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等87家单位联合组建,经过一年的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
- 获批省级立项:5所学校入选国家、省级重点项目建设单位,2家企业入选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
- 校企合作成果丰硕:校企共建课程155门、教材109部,共建实践基地428个
- 产业学院建设:已成立11个产业学院,包括康养产业学院、赤壁产业学院、通城产业学院等
- 技能竞赛成绩:师生在国家级技能大赛中获奖14项
- 资源库建设:校企共建专业教学资源库3项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牵头成立了多个产业学院和实践中心,还积极推动校企合作,为地方产业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
通过产教融合,湖南省和咸宁市的市域产教联合体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人才培养与就业:通过订单培养和现代学徒制,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提高了毕业生本地就业率
- 技术创新与服务:校企共建技术创新中心,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员工培训
- 产业升级:通过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助力地方主导产业转型升级
- 区域发展:产教联合体成为区域发展新机制,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
未来展望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将更加注重“以教促产、以产助教”的深度融合。未来,湖南省和咸宁市的产教联合体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
- 深化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推动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
-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五金”建设,即金专业、金课程、金教材、金师、金基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 服务区域发展:更加紧密地对接地方产业需求,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市域产教联合体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正在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不断创新和实践,湖南省和咸宁市的产教联合体将为全国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