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时多喝水的科学解释:加速新陈代谢助康复
感冒时多喝水的科学解释:加速新陈代谢助康复
感冒时多喝水真的有用吗?这是许多人都有的疑问。本文将从专业医生的角度,结合个人经历和科学原理,为你详细解答这个问题。
为什么说多喝水有用呢?一般人可能认为:感冒后容易发热,一发热就要出汗,身体被掏空,所以要补充水分。其实,这只是“多喝水”的理由之一。更重要的是——多喝水可以加速新陈代谢的过程。
先说个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我有一次去医院献血小板,输血科的老师和我说:“你献完血,会觉得很渴,你要多喝水。”我本来以为是因为献了血,血容量下降,血压降低,所以会觉得渴。
那位老师说:“不是的。口渴是因为你的血液被提取完血小板之后,要回输到你的身体里,里面的抗凝剂会刺激身体。身体侦测到有外来的化学物质,就会拼命让你喝水,把抗凝剂代谢掉。”
所以,当我们的身体检测到体内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时,就会提醒身体要多喝水,加速排泄这些物质。
这就好比家里的鱼缸。如果缸里有了不干净的污垢或者苔藓,主人就需要尽快换水来确保鱼缸的生态系统能维持下去。如果一次换不干净,最近几天就都要勤换,也就是要加速水的进出速度。
感冒也是一样的道理。感冒的时候,病人的身体变成了一个战场,到处是免疫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之间的格斗。免疫系统中的淋巴细胞会在感染细胞上打洞,然后感染细胞就会像被戳破的气球一样裂解。这些碎片大部分都通过鼻涕、痰排出了体外,还有一部分进入了血液循环。身体也就收到了信号,要多喝水来从肾脏排泄出这些细胞的尸体。
但是,感冒的时候,口渴反射会被抑制。因为上呼吸道和食道的开口相联通,整个咽喉部,包括扁桃体都处于肿胀的状态。病人喘气、咽唾沫都费劲,喝水就更难受了。这时候,就需要我们主观上去多摄入一些水分,来帮助机体加速代谢。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感冒了,觉得挂水恢复得快。其实补液中并没有抗病毒的成分,只是短时间大量补充了液体,起到了与“多喝水”同样的效果。
那会不会因为喝得水太多,引起水中毒呢?“水中毒”常见于输液过多。而用嘴喝,一般是很难喝到水中毒的。因为人有反射机制的保护,比如一次喝水太多,胃里也装不下。就算勉强喝下去,肠道吸收水分的速度是有限的,喝得太多了,就变成稀便拉出来了。再加上前面所说的,人感冒了以后,食欲变差,就更加难以摄入太多的水分。
最后,有趣的是,尽管我们的祖先没有办法深究医学现象背后的原理,但是,凭借着对世界的观察以及朴素的逻辑推论,还是把感冒要多喝水的经验代代相传了下来。这也是为什么传统医学至今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原因。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