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地带25年来首次发现脊髓灰质炎,全球卫生系统高度警觉
加沙地带25年来首次发现脊髓灰质炎,全球卫生系统高度警觉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最新通报,加沙地带再次发现脊髓灰质炎病毒,引发全球公共卫生系统的高度警觉。尽管脊髓灰质炎在很多地区已被有效控制,但此次发现提醒人们仍需加强防控措施。专家呼吁,必须通过持续的疫苗接种和严格的监控,才能有效遏制病毒的进一步传播,保护儿童免受侵害。
突如其来的疫情
2024年8月,加沙地带确诊一例脊髓灰质炎病例,这是该地区25年来首次发现这种疾病。在此之前,7月份已经在汗尤尼斯和代尔巴拉赫的废水样本中检测到脊髓灰质炎病毒。随后,当地又有3名儿童出现疑似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这是一种常见的脊髓灰质炎症状。这些样本已被送往约旦国家脊髓灰质炎实验室进行检测。
疫苗接种的艰难之路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UNRWA)、世界卫生组织、当地卫生部门等机构迅速行动,计划在8月底和9月开展两轮疫苗接种活动。然而,持续的冲突和袭击给接种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第一轮疫苗接种的目标是为640,000名10岁以下儿童接种新型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nOPV2)。但由于冲突加剧,北部加沙地区的接种工作被迫推迟。经过多方协调,最终在人道主义停火期间恢复接种。
第二轮疫苗接种于11月初完成,总体覆盖率为94%。其中,加沙中部和南部的覆盖率分别达到103%和91%,但在北部加沙,由于准入限制,覆盖率仅为88%。据估计,仍有7,000至10,000名儿童因身处无法进入的地区(如贾巴利亚、贝特拉希亚和贝特汉农)而未接种疫苗,他们面临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的风险。
全球防控形势的警示
此次加沙地带的疫情不仅是一个地区性问题,更对全球脊髓灰质炎根除行动敲响了警钟。脊髓灰质炎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一旦在某个地区蔓延,很容易扩散到其他国家。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强调,需要在每个社区达到至少95%的疫苗接种覆盖率,才能有效阻止病毒传播。
此外,此次疫情中还发现了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VDPV),这是一种由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中的弱化病毒株突变而成的病毒,同样具有致病性。这表明,在疫苗接种覆盖率不足的情况下,即使是用于预防的疫苗也可能成为新的风险源。
未来之路:持续努力与国际合作
面对加沙地带脊髓灰质炎疫情带来的挑战,国际社会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行动:
确保人道主义准入:冲突各方应遵守国际人道主义法,为医疗人员和物资提供安全通道,确保所有儿童都能接种疫苗。
加强监测与响应:建立更加灵敏的疾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应对疫情,防止病毒进一步传播。
提升卫生条件:改善当地的供水、卫生和废物处理设施,减少病毒通过环境传播的风险。
支持长期免疫规划:在紧急接种活动之外,还需要加强常规免疫服务,提高整体人群的免疫力。
促进国际合作:脊髓灰质炎是全人类的敌人,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分享资源和技术,携手应对这一挑战。
加沙地带脊髓灰质炎疫情的出现,再次证明了在全球化时代,公共卫生问题无国界。只有通过团结协作,我们才能最终战胜这一古老的疾病,实现一个没有脊髓灰质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