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页恶意跳转,你中招了吗?
手机网页恶意跳转,你中招了吗?
近日,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发现针对我国用户的“银狐”(又名:“游蛇”、“谷堕大盗”等)木马病毒最新变种。攻击者通过构造财务、税务等主题的钓鱼网页,诱导用户点击下载恶意程序,最终实现远程控制、窃密等恶意活动。这一案例再次敲响了手机上网安全的警钟,特别是防范网页恶意跳转的重要性。
恶意跳转的常见手法
恶意跳转通常有以下几种手法:
钓鱼链接:通过社交媒体、邮件等渠道传播伪装成官方通知的链接,诱导用户点击。
DNS劫持:黑客篡改DNS查询结果,将用户请求重定向到恶意网站。
恶意广告:在正常网页中嵌入恶意广告代码,用户点击后自动跳转。
漏洞利用:利用浏览器或系统漏洞,无需用户交互即可实现跳转。
恶意跳转的危害
信息泄露:恶意网站可能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账号密码等敏感数据。
财产损失:通过诱导用户输入银行账号、支付密码等,实施网络诈骗。
远程控制:一些恶意软件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进一步扩大攻击范围。
广告骚扰:频繁的广告跳转严重影响用户体验,消耗流量。
实用防范措施
技术手段
使用HTTPS访问:HTTPS可以加密数据传输,防止中间人攻击。在浏览器地址栏中,安全的网站会显示“https://”开头,并且有一个小锁标志。
使用VPN服务:VPN可以对所有网络通信进行加密,保护DNS查询不受干扰。特别是在使用公共Wi-Fi时,建议开启VPN。
安装防病毒软件:选择一款可靠的防病毒软件,定期扫描系统,识别并阻止恶意活动。
启用DNS over HTTPS(DoH):DoH是通过HTTPS协议对DNS查询进行加密的技术,可以有效防止DNS劫持。
配置安全的DNS服务器:考虑使用Google DNS(8.8.8.8)或Cloudflare DNS(1.1.1.1)等公开的安全DNS服务。
用户行为建议
谨慎点击链接:不要轻易点击来自社交媒体、邮件中的链接,尤其是涉及财务、税务等敏感主题的链接。
核实官方渠道:对于重要通知,应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如官方网站、官方客服电话等。
定期更新系统:及时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更新,确保获得最新的安全补丁。
使用安全浏览器:选择口碑良好的浏览器,并开启其安全保护功能。
保护个人隐私:避免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进行敏感操作,如网银交易、个人信息填写等。
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2024年上半年全国移动应用安全观测报告》指出,随着移动应用数量的增加,安全形势变得日益严峻。大量移动应用存在高危漏洞,个人信息保护问题频发。这表明,防范恶意跳转等安全威胁,需要开发者、服务提供商、监管机构和用户共同努力。
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环境,提高安全意识是每个用户的必修课。通过采取上述防范措施,我们可以大大降低遭遇恶意跳转的风险,保护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记住,安全无小事,防范于未然是最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