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之父海顿:开创四乐章结构,影响莫扎特贝多芬
交响乐之父海顿:开创四乐章结构,影响莫扎特贝多芬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又译海登、海典、偕丁,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交响乐之父,出生于奥地利南方靠近匈牙利边境的风景秀丽的罗劳村。海顿是世界音乐史上影响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一位颇具创造精神的作曲家。被誉称交响乐之父和弦乐四重奏之父。
海顿的音乐幽默、明快,含有宗教式的超脱,他将奏鸣曲式从钢琴发展到弦乐重奏上,他是器乐主调的创始人,将传统对位法的独立声部完全同化了,将主题发展自行展开。后期他访问英国,接受牛津大学授予的音乐博士头衔,受到了亨德尔的影响,也受莫扎特的影响,产生旋律优美的抒情色彩,出现类似巴洛克的风格。他用弦乐四重奏代替钢琴,用管弦乐代替管风琴,创造了两种新型的和声演奏形式。
海顿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杰之一,尽管他的作品没有贝多芬和莫扎特那样富于变化、意义深刻,但是他的创作却对古典主义乐派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意义。海顿一生创作了108首交响曲,可见海顿对于交响曲的热爱程度,这正是这些交响曲的创作,令海顿确立了古典主义时期的古典交响曲的最终形式。
生平
海顿出生于奥地利和匈牙利边境的一个小村庄罗劳,出身于一个贫穷的车匠家庭。1737或1738年,海顿被送到海茵堡附近的亲戚家,以接受那里教堂唱诗班的训练。1740年被当时圣斯德望主教座堂的乐长罗伊特发现并送往维也纳,之后的9年海顿一直在那里的儿童合唱团唱歌,其中最后的4年他的弟弟米歇尔·海顿也在。
1749年海顿离开合唱团开始自由音乐人生涯。之后10年的艰难岁月里,海顿做过很多不同的工作,主要当过意大利作曲家波尔波拉的随从,这段经历据他说“教会了自己作曲的基础”。
1757年海顿得到了他的第一个重要职位,担任莫尔辛公爵的乐长,且有一支乐队供他指挥。这给海顿的创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过之后莫尔辛公爵出现了财政问题使他不得不解散乐队,海顿只能另谋出路。很快,在1761年海顿27岁的时候,他又成为了匈牙利埃斯特哈齐大公的副乐长,之后升任乐长,任职达30年之久。
1781年海顿和莫扎特成为了好朋友,他比莫扎特大24岁。两人经常一起演奏弦乐四重奏。他对莫扎特以后的作品有很深的影响。1790年大公去世,没有音乐品味的继任者解散了乐队,于是海顿重获自由。他前往伦敦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功。之后他回到维也纳,完成了一系列重要的代表作品:包括清唱剧“创世纪”、“四季”,弦乐四重奏“皇帝”、“日出”等。
海顿在拿破仑攻陷维也纳后不久于1809年5月31日去世,享年77岁。
创作成就
交响曲:海顿一生创作了超过100部交响曲,是交响曲这一音乐形式的重要推动者。他建立了交响曲的四乐章结构:快速的开场乐章、缓慢的抒情乐章、舞蹈般的小步舞曲或谐谑曲以及充满活力的终曲。这种结构不仅丰富了交响曲的表现力,还为后来的作曲家提供了创作模板。海顿的交响曲作品如《惊喜》《时钟》和《告别》等,都是古典音乐宝库中的瑰宝。
弦乐四重奏:海顿还被誉为“弦乐四重奏之父”,他对这种室内乐形式的创新同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创作的弦乐四重奏作品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上乘,为弦乐四重奏这一音乐形式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他的弦乐四重奏作品结构严谨、旋律优美、情感丰富,深受后世作曲家的推崇和模仿。
音乐风格
海顿的音乐风格幽默明快、充满宗教式的超脱感。他善于运用对位法和主题发展手法,创作出既具有深刻思想性又富有艺术感染力的音乐作品。他的音乐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赞誉,而且对后世的作曲家如莫扎特、贝多芬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莫扎特和贝多芬都曾在海顿的作品中汲取灵感,进一步推动了古典音乐的发展。
斯蒂芬·依瑟里斯(Steven Isserlis)大提琴演奏:海顿《D大调第二大提琴协奏曲》
幽默与明快:海顿的音乐风格以幽默和明快著称,这种风格体现在他的许多作品中,尤其是交响曲和四重奏中,给人以愉悦和乐观的感觉。
宗教式超脱:他的音乐中常常蕴含着一种宗教式的超脱感,这种风格在他的作品中表现为一种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
对位法和主题发展:海顿善于运用对位法和主题发展手法,创作出既具有深刻思想性又富有艺术感染力的音乐作品。
古典与现代的融合:海顿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赞誉,而且对后世的作曲家如莫扎特、贝多芬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音乐风格融合了古典与现代的元素,创造出独特的音乐语言。
器乐主调的创始人:海顿是器乐主调的创始人,他将传统对位法的独立声部完全同化,将主题发展自行展开,这是海顿对古典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贡献。
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海顿独特的音乐风格,使他成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被誉为“交响乐之父”和“弦乐四重奏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