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特大暴雨预警:应急响应迅速,全民参与防灾
珠海市特大暴雨预警:应急响应迅速,全民参与防灾
5月4日,珠海市气象局发布特大暴雨预警,全市迎来一场罕见的强降雨过程。据统计,此次降雨具有“突发性强、降雨集中、小时雨强大、累积雨量大”等特点,全市平均雨量达174.5毫米,其中斗门区最大累积雨量达371.3毫米,香洲区最大小时雨量达141毫米,刷新了珠海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自1962年有气象纪录以来最大1小时雨量纪录。
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珠海市迅速启动防汛(防暴雨)II级应急响应,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立即行动,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应急响应机制下,各部门迅速行动,各司其职。市应急管理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组织救援力量;市自然资源局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对黄杨山、凤凰山等重点区域进行24小时监控;市水务局全力开展排水作业,对60个水浸点进行紧急处理;市交通局对水浸严重的路段实施交通管制,确保道路安全;市旅游局加强对景区景点的巡查警戒,为游客提供庇护。
在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截至4日19时,市区多处水浸点积水已基本消除。然而,强降雨带来的影响并未完全消退。市内多个片区地质灾害预警仍处于2级(橙色预警),相关部门提醒市民后续强降雨期间减少出行,远离山体等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面对特大暴雨,珠海市民也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各种措施应对灾害。许多市民提前储备了应急物资,如食物、饮用水、药品等。在出行方面,市民们尽量避免外出,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避开积水区域和低洼地带。对于驾车出行的市民,大家相互提醒避开积水路段,不贸然驶入深水区。在社区层面,居民们互相帮助,共同清理积水,检查房屋安全,确保邻里安全。
此次特大暴雨对珠海市的影响不容小觑。从历史数据来看,此次降雨量远超常年平均水平。据统计,2023年大湾区平均降水量为1865.7毫米,接近常年水平,而此次特大暴雨仅一天的降雨量就达到了174.5毫米,部分站点甚至达到特大暴雨级别。此外,此次降雨还伴随着8—10级阵风,进一步加剧了灾害风险。
此次珠海市应对特大暴雨的经验值得总结。首先,完善的应急预案和高效的应急响应机制是成功应对灾害的关键。其次,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至关重要,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应对灾害。再次,市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也是减少灾害损失的重要因素。最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排水能力,是预防内涝的有效途径。
珠海市此次特大暴雨预警及应急响应行动,充分展现了政府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市民的防灾减灾意识。通过各方共同努力,珠海市成功应对了这场自然灾害,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此次经验为未来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宝贵参考,也为其他城市应对极端天气事件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