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校园霸凌:如何构建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校园霸凌:如何构建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

引用
公众号
7
来源
1.
https://news.qq.com/rain/a/20250106A06NG200
2.
http://www.news.cn/world/20240327/4d4b55f4089d49748159b03f91ecf047/c.html
3.
https://www.ictdedu.cn/sknews/jcjyck/neirong/n20240611_84640.shtml
4.
https://cice.shnu.edu.cn/_t761/4d/9d/c26051a806301/page.htm
5.
https://untec.shnu.edu.cn/4d/88/c26039a806280/page.htm
6.
https://www.cbbn.net/folder34/folder131/folder132/folder205/2024-03-31/pQi1cotRSNLsVcLh.html
7.
https://ilaw.sass.org.cn/2024/0821/c2516a572867/page.htm

校园霸凌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社会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对其未来的发展造成深远影响。根据英国教育部2017年发布的指导性文件《预防和处置霸凌》,全英格兰约有四分之一(23%)的青少年反映曾遭受霸凌。日本文部科学省2023年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度日本中小学校园霸凌事件高达681948起,为有记录以来新高。

校园霸凌的危害不容忽视。受害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自尊心下降等心理问题,甚至可能导致自杀。施暴者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也可能发展成为社会问题。因此,预防和应对校园霸凌已成为各国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重要任务。

01

校园霸凌发生的原因

校园霸凌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个人层面来看,欺凌者通常表现出强烈的外化行为——挑衅、破坏性和攻击性,其同理心也较低。他们通常表现出高度的道德脱离感,进而不受道德约束严重伤害他人。受害者则往往身体较弱,性格更加安静胆怯,容易将遭受欺凌的原因归结于自身。

家庭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欺凌者的家庭背景往往是形成其欺凌特征的强有力前兆。缺乏父母支持与监督是成为校园欺凌者和欺凌受害者的重要原因。此外,社会偏见,如种族、宗教、性别或性取向等因素,也可能成为校园霸凌的诱因。

02

国际经验借鉴

面对校园霸凌这一全球性难题,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有效的应对策略。英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预防和干预体系,包括创建完整的校园欺凌政策和法律体系,构建由政府、学校、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机制。每年11月中下旬的“反霸凌周”已成为英国校园的重要活动,旨在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和家长对校园霸凌的认识。

挪威则是世界上最早关注和研究校园欺凌的国家之一。早在2002年,挪威议会就颁布了《校园环境法案》,并启动了对欺凌的“零容忍方案”。由卑尔根大学的丹·奥维斯教授领导的奥维斯校园欺凌防治项目(OBPP),是目前世界上最成熟、应用国家最多、影响最大、效果最显著的校园欺凌防范项目。该项目包含四个核心维度的内容,分别针对学校、班级、个人、社区不同层面实施具体的欺凌行为干预。

瑞士兰西国际学校引入的KiVa课程,通过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发现问题的敏锐度,有效预防校园欺凌。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抑制在教室内和操场上发生的欺凌行为。这一从芬兰引进的教育方法已经显示出初步成效。

03

解决方案

要有效预防和应对校园霸凌,需要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反霸凌机制,包括制定具体的反霸凌方案,定期开展校园霸凌预防活动,设立举报渠道和干预机制。同时,学校还应为受害者和施暴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走出阴影,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家庭是预防校园霸凌的第一道防线。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家长还应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孩子尊重他人,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社区可以发挥桥梁作用,连接学校和家庭,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社区可以组织各种活动,增进邻里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护。

此外,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到校园霸凌的预防工作中来。媒体应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传播正能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为校园霸凌的预防和干预提供法律保障。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