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西瓜红、龙薯、烟薯:当前最受欢迎的红薯品种及种植要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西瓜红、龙薯、烟薯:当前最受欢迎的红薯品种及种植要点

引用
搜狐
14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76791327_121124414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R3KKDQ0511CCT0.html
3.
https://post.smzdm.com/p/a2xrr572/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TIIGPM0518TQ0M.html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31/22/20625125_1138160554.shtml
6.
https://news.ymt.com/ymt/L0n8i275
7.
https://www.cnhnb.com/xt/article-125539.html
8.
https://www.xiangchengxian.gov.cn/jrxc/001003/20240401/74429225-dff4-439d-88a1-77a03cce27cf.html
9.
https://www.cnhnb.com/xt/article-125512.html
10.
https://www.sgsonline.com.cn/case/article/detail-3489.html
11.
https://www.cnhnb.com/xt/article-126345.html
12.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328/14/41836639_1118626135.shtml
13.
https://www.gzchishui.gov.cn/xwzx/bmdt/zxxx_5150161/202412/t20241202_86162766.html
14.
http://www.sasac.gov.cn/n2588025/n2588124/c31727798/content.html

红薯,学名番薯,又称甘薯、红苕,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饲料及工业原料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2018年甘薯种植总面积达237.93×104公顷,占世界种植面积的29%,总产占世界57%。随着红薯种业的不断开发和进步,品种越来越丰富,味道不断更新,鲜食红薯品种的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通过一亩田平台中的相关数据,我们也探寻了红薯发展的经历以及未来的趋势变化,了解到目前红薯市场需求正在向高端化方向发展,鲜食品种越来越受到农户和市场的欢迎。

01

红薯品种推荐

目前,一亩田平台中排名前三的红薯品种为西瓜红、龙薯和烟薯。其中,西瓜红品种是一亩田平台中市场份额占比最高的鲜食红薯。西瓜红红薯是广东普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出来的红薯品种,学名普薯32号,主要特点是薯肉颜色鲜艳(橘红色)其它品种相比,品相口感经济效益均不错,逐渐获得农户和消费者的认可,种植面积有扩大趋势。随着烤红薯行业的快速发展,龙薯和烟薯等食用烘烤的上等品种,发展也越来越大,一亩田平台中这两种品种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和第三,分别为18%和16%。紫薯、板栗薯市场欢迎度也越来越高。淀粉型主栽品种有商薯19、济薯25,目前在一亩田平台中供应占比较低。

不同红薯品种产地报价区间表

不同产区间红薯品种占比也有所差异,山东和河北种植量最大的品种为烟薯,西瓜红和龙薯;河南和广东种植量最大的品种为西瓜红,其中西瓜红占广东一多半的种植量,这两个省份排名第二三位的品种则差别较大,河南种植第二三的红薯品种为龙薯和商薯,河南淀粉加工型品种商薯占比较多,这说明当地的红薯淀粉加工业仍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广东种植第二三的红薯品种为紫薯和烟薯。

02

红薯育苗技术

红薯苗的栽种深度,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有人认为深栽更有利于红薯的生长,而有人则认为浅栽更能促进薯块的膨大。下面一起学习一篇红薯苗的栽种方法。

  1. 购买时机:不要过早购买红薯苗。最好在准备栽种的当天或前一天购买,以确保苗的新鲜度和成活率。过早购买可能导致苗脱水,影响生长。

  2. 浸苗处理:在栽种前,建议对红薯苗进行浸苗处理。使用25%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可以预防黑斑病和疮痂病等病害。50%辛硫磷乳油100-300倍药液则有助于预防茎线虫病。0.2毫克/升的芸苔素内酯溶液可以促进生根和壮苗。浸苗时只需将根部放入溶液中,浸泡约10分钟即可。

  3. 栽种方法:常见的栽种方法有斜插法和平栽法。斜插法是将红薯苗斜插入土中,而平栽法则是将苗平放于土中,仅保留上部2节左右。平栽法被认为更有利于高产,因为它能让更多的节间埋入土壤,增加红薯的数量。

  4. 栽种深度:无论采用哪种栽种方法,都应避免过深栽种。建议栽种深度在4-5cm左右,保留2-3节在土壤外面,叶片大约有3-4片。这样既能保证足够的生长点,又能减少水分的过度消耗。

  5. 覆土与压实:栽种后,覆土应与地面持平,适当镇压但不要压实,以免影响红薯苗的呼吸和成活率。

  6. 浇水:栽种后要及时浇水,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时,土壤水分蒸发快。浇水应适量,确保水分能渗透到土壤中,避免积水。

  7. 使用草木灰:对于小面积种植,可以在每株红薯苗旁边撒一些草木灰。草木灰富含钾和磷元素,还能杀菌,有助于提高红薯苗的成活率和产量。

03

红薯大田管理

  1. 土壤选择与改良:红薯产量和质量受土壤条件影响,选择并改良适宜土壤对促进其生长和提高产量至关重要。适宜红薯生长的土壤应深厚、排水好、肥沃,pH值介于5.5至6.5。土壤测试应包括pH值、有机质含量、结构和养分状况评估,通常采集0-20厘米深度的多个土壤样本进行测试,以确保结果准确。

土壤pH值低于5.5时,施用2至2.5吨/公顷石灰调整,均匀撒布并深翻土壤。pH值高于6.5时,施用1至1.5吨/公顷硫黄或铁硫复合物。改善土壤结构,如增加黏土含量,可施用30至40吨/公顷有机肥料,提高土壤孔隙度和有机质含量。对于排水性差的土壤,施用50至100立方米/公顷粗砂,通过耕作混合均匀。

  1. 整茬插秧或扦插:种薯杨蔓长至20cm以上时,可剪苗移栽。红薯种植常用整茬插秧和扦插技术,这些技术影响红薯成活率、生长速度和产量。合理操作可提升生长质量和防病害,确保高效产出。我国多数地区红薯种植时间一般在春季,土壤温度需稳定在15°C以上。

将种薯切成3-5厘米块状,插入翻耕整平的土壤,株间距30-40厘米。种薯插入深度为5-8厘米,确保土壤覆盖,防止蒸发,提供生根空间。扦插时,将种薯切成3-4厘米长,保留1-2个芽眼以提高成活率。土壤需翻耕整平,插条间距约20厘米,深度5-8厘米。此法适合土地利用效率高的种植,扦插密度大于整茬插秧。选择插秧或扦插后应立即灌溉,首次灌溉要确保土壤湿润但不积水,以助红薯初期生根。生长期间,根据气候和土壤湿度调整灌溉,确保红薯关键生长期如块根形成期水分充足。

  1. 施肥灌溉:种植前,每亩地施用3000-4000公斤有机肥和50-6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作为底肥,与土壤混合均匀至20-30厘米深。红薯生长分为两个施肥阶段:初期和块根膨大期。初期,约30-40天后,每亩施10-15公斤氮肥促进茎叶生长。块根膨大期,约60-70天后,施用20-25公斤磷酸二铵和15-20公斤钾肥,以支持块根发育和增产。追肥应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避免肥料直接接触植株。

红薯生长初期,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根系发育,每7至10天灌溉一次,深度约20厘米。块根膨大期,增加灌溉频率至每5至7天一次,深度约30厘米。根据气候调整灌溉量,多雨时减少灌溉并注意排水以防根部腐烂。收获前2至3周减少灌溉,助于红薯成熟。

  1. 定期除草:杂草争夺红薯资源并可能成为病虫害宿主,影响红薯生长和品质。除草方法包括物理和化学两种,物理除草环保且直接,主要通过人工或机械移除杂草。在红薯早期,建议每7到10天手工除草一次,以减少杂草对红薯的影响。随着红薯植株长大,除草间隔可延长,但整个生长周期需至少3到5次手工除草。使用化学除草剂控制田间杂草时,需确保其对红薯安全,避免影响红薯生长。红薯播种后约3周,当杂草开始出现时,可首次喷施除草剂,之后每隔4到6周喷施一次。喷施后,应增加田间巡查,根据杂草生长情况调整除草策略和频率,结合田间管理和土壤保湿,提高除草效果,促进红薯健康生长。
04

病虫害绿色防控

4月1日,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甘薯病毒病防控团队、河南省农科院副研究员张德胜、博士赵付枚一行四人莅襄调研红薯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县农业农村局三级主任科员王小亚、高级农艺师崔得领陪同调研。目前,襄城县共有700多亩红薯育苗基地,已陆续破土出苗,正是薯苗病毒病防控的最佳时节。专家组一行先后到红薯产业园高端育苗基地、十里铺镇襄城县希望种植专业合作社育苗基地进行实地调研,详细了解了我县红薯栽培面积、品种、销售途径等方面,并结合实际指导育苗大户进行红薯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工作。专家组充分肯定了我县红薯育苗规模大、设施完善、技术领先,为红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专家提出:一要抓紧当前薯苗病毒病易发现、易辨认、易防控的有利时机,及时清理病毒薯块和薯苗;二要密切关注薯苗其它病虫害发生情况,做好综合防治;三要关注天气变化,及时调控棚内温度和湿度,做好肥水管理,为红薯生产培育健康的薯苗。

05

收获与储存

红薯应在叶片变黄、植株枯萎时收获,以确保最佳贮藏性和食用品质。秋季是理想的收获季节,但具体时间需根据当地气候调整。收获前应停止灌溉一周,以降低水分含量和腐烂风险。使用适宜的机械进行收获,调整深度以减少对红薯的损伤,并控制机械速度以保持均匀收获。收获后,应迅速移出田地并风干2至3天,以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储存期间的病虫害。为提高红薯储存效率和延长保质期,储存前应根据大小、完整性和健康状况进行分类,只选择健康红薯。储存环境应保持在12-15℃和85%-90%湿度。定期检查储存场所的通风情况,确保空气流通,避免红薯相互接触,减少病害传播。在储存期间,要定期检查红薯,及时移除腐烂和生病的个体,以保护其他健康红薯。

红薯种植不仅是一项传统农艺,更是现代农业科技的展示舞台。从选择抗逆性强、优质的品种,到科学的育苗和大田管理,再到精准的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满满的“黑科技”。掌握这些技巧,不仅能让你的红薯丰收满满,还能提升品质,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快来学习这些实用的种植技术吧,让你的地瓜田焕发新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