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联通联手,AI反诈再升级
城大&联通联手,AI反诈再升级
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中,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威胁公众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据统计,2024年全球每天有超过8000万个诈骗电话,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人民币。面对这一全球性难题,香港城市大学与中国联通国际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科技引领,联通全球: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反诈治理中的新实践」项目,以创新技术手段为全球反诈工作注入新动力。
创新技术:大数据与AI双剑合璧
该项目通过整合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多源数据,包括警方报告、媒体报道和社交媒体等,建立了全球诈骗案例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诈骗案件进行深度剖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引入了大型语言模型,精准刻画诈骗犯的行为模式、修辞策略和受害者的心理特征。这种创新方法不仅提升了诈骗防范能力,更有助于提升公众对诈骗手法的认知。
卓越成效:精准打击与广泛覆盖并举
通过与中国联通的紧密合作,该项目实现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有机结合。据统计,项目实施以来,已向全球用户发送逾15亿条反诈公益短信,开展近4000场反诈骗宣传活动,并发布了3000万条精准预警信息。
在技术层面,项目成功将诈骗电话的过滤系统精准度提升了40%,同时将误报率降低了50%。这些成果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认可,为各国反诈工作提供了科学而有效的解决方案。
国际认可:荣获世界互联网大会精品案例
2024年12月,在浙江乌镇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该项目从230余项全球征集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精品案例”。这一荣誉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项目创新性和社会影响力的肯定。
跨界合作:汇聚全球智慧
该项目由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助理教授刘肖凡教授发起,汇聚了来自城大、新加坡管理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团队成员包括媒体与传播系讲座教授周树华教授、副教授蒋莉教授等,他们聚焦电信诈骗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深入研究诈骗背后的人性因素。
展望未来:构建全球反诈新生态
面对不断翻新的诈骗手法,该项目团队表示,将继续加强与全球伙伴的合作,推动更多跨地域研究,共同探索新兴诈骗手法,并不断改进个性化的风险评估模型。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为构建安全可信的数字世界贡献力量。
电信网络诈骗是全球性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香港城市大学与中国联通的这一合作项目,不仅展示了科技创新在反诈领域的巨大潜力,更为全球反诈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合作的深化,我们有理由相信,电信诈骗这一顽疾终将得到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