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汇转账成诈骗新套路,96110教你识破电信诈骗
换汇转账成诈骗新套路,96110教你识破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不仅给个人带来财产损失,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据统计,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呈高发态势,手段日益多样化,让人防不胜防。本文将通过真实案例,介绍几种常见的高风险电话类型,并重点介绍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用号码96110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帮助大家提高防骗意识,保护自身财产安全。
真实案例:换汇转账成诈骗陷阱
近期,中国驻美国使领馆连续接到多起中国公民遭遇电信网络诈骗的报告。其中,以换汇、转账为由的新型诈骗手法尤其值得警惕。
案例一:中国公民王某因国内家人急需用钱,想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转账给家人。恰巧此时,其网友小C表示需要美元,两人随即约定直接进行换汇交易。小C称,自己国内的银行卡月度转账额度已满,将请两个朋友协助转账。王某表示同意,并将美元转至小C提供的美元账户。不久,王某家人收到国内不同省市转来两笔人民币汇款,一切似乎都很顺利。然而,半天不到,其家人收款账户被冻结。经了解,两笔汇款涉嫌属于诈骗赃款,受害人均已向警方报案,因此导致其家人收款账户被公安机关冻结。
案例二:李某来美参加小商品展会后,就地寻找到一批买家交易未售出的货品。见面交货后,对方表示国内银行卡转账额度已满,将请几个朋友转款。李某随后陆续收到了从国内不同省市转来的数笔汇款。到帐后第二天,李某发现其账户被冻结。经询问,其账户因涉及接收诈骗赃款,被公安机关冻结。
案例三:有侨胞反映,近期有一个私下换汇诈骗团伙流窜各地作案。他们通常通过网络寻找需要换汇的人员,声称因缴纳学费、生活费等需要兑换美元,然后采取“面交”的方式,当面转人民币到受害人账户,受害人确认收款后即支付相应金额的美元。随后,由于汇款人民币涉嫌属于诈骗赃款,受害人的人民币账户就会被国内公安机关冻结。
96110:反诈专线的预警与劝阻
96110是全国预警反诈专线,专门用于电信网络诈骗预警劝阻。当您接到96110来电,或收到12381预警劝阻短信,说明您或您的家人可能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请立即停止转账,避免财产损失!
96110来电预警:当警方研判到市民可能接听诈骗电话或接触诈骗网站时,将使用专线展开预警提醒,由反诈劝阻人员使用专线发短信或打电话给市民。一旦接到96110电话,说明您或您的家人正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又或者属于易受骗高危人群。
96110来电常见情况:
- 您之前接到过诈骗电话、短信或者有下载不明APP,存在被诈骗的可能。
- 您的家人正在遭受诈骗。
- 您属于极易上当受骗的高危人群。
注意事项:
- 96110是专业号段,受国家工信部门保护,只有真警察才使用这个号码给市民打电话,每天24小时为群众服务。
- 来电显示“96110”或“属地区号+96110”,除了加区号,96110来电,不会有任何其他前缀和后缀,不会有引号之类的标点符号。
- 不少骗子为了模仿这个号码,会在前面加“00”之类的数字,如果接到这类电话,基本上可以确定为诈骗电话。
高风险电话类型:警惕这些来电
以“00”或“+”开头的国际长途电话:这类电话往往来自境外,是电信诈骗的高发源头。如果接到此类电话,要格外警惕,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或进行转账操作。
“400”开头的企业服务热线:虽然正规企业也会使用400电话,但一些诈骗分子也会利用400电话进行诈骗。如果接到400开头的电话,要求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一定要提高警惕。
“170”与“171”开头的虚拟运营商号码:虚拟运营商的号码由于管理相对宽松,容易被诈骗分子利用。如果接到这类电话,要求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一定要谨慎处理。
实用防范建议:远离诈骗陷阱
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该APP具有诈骗电话、短信、网站预警提示,涉诈线索一键举报等功能,能有效守护您的财产安全。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技术问题,如验证码发送频繁等,需要耐心等待。
牢记“三不一多”原则:陌生来电不轻信、未知链接不点击、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这是防范电信诈骗的基本原则,一定要牢记。
保护个人信息: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账号等)透露给陌生人,尤其是在电话中。如果遇到自称是某机构工作人员的电话,要求提供个人信息,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谨慎转账:任何要求转账的电话或信息,都要保持高度警惕。如果不确定,可以先挂断电话,通过其他渠道核实对方身份。
及时报警:如果不幸被骗,一定要及时拨打110报警,并保留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
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掌握基本的防范知识,就能有效避免上当受骗。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任何要求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的电话,都要保持高度警惕。让我们一起提高防范意识,共同打击电信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