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AI合成语音诈骗来袭,如何防范?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02:4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AI合成语音诈骗来袭,如何防范?

01

AI合成语音诈骗来袭: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免受损失?

2024年12月,一则新闻震惊了全国:一位七旬老人接到一个自称是儿子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的熟悉声音焦急地请求汇款。老人没有多想,立刻将自己积攒的生活费汇了过去。几天后,老人的儿子打电话回来,才发现父亲被骗了——整个事件竟是骗子利用AI技术伪造了儿子的声音。

这并非个案。随着AI技术的发展,AI合成语音成为了新型诈骗手段,仅需几秒钟的录音即可生成高度相似的声音。全球约70%的人无法确定自己能否分辨AI合成语音,而10%的人已遭遇过此类诈骗。特别是在留学生群体中,利用AI合成本人语音对国内家长进行诈骗的现象屡见不鲜。

02

AI合成语音:技术原理揭秘

AI合成语音,也称为语音克隆或语音合成,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项前沿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对大量语音数据进行分析和学习,从而生成高度逼真的语音。

具体来说,AI合成语音主要依赖两种技术:

  1. 生成对抗网络(GAN):通过两个神经网络的相互竞争,一个生成语音,另一个辨别真假,最终生成高度逼真的语音。

  2. 序列到序列(Seq2Seq)模型:将文字转换成语音表示,再生成自然流畅的语音。

这些技术使得AI能够模仿特定人的声音特征,包括语调、语速、音色等,甚至可以生成从未说过的新短语或句子。

03

如何防范AI合成语音诈骗?

面对这一新型诈骗手段,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防范措施:

1. 重拨电话验证

当接到可疑电话时,不要立即回应任何要求。可以借口信号不好先挂断电话,然后通过其他已知的安全联系方式回拨,确认是否是亲友本人发出的请求,避免直接回应诈骗信息。

2. 设置“安全词”

预先设定一个只有你和亲友知道的“安全词”或“挑战问题”,用于验证身份。如果接到可疑电话,要求对方提供这个关键词。无法正确回答或试图回避的行为,可以作为识别骗局的警示信号,立刻挂断电话,并通过安全方式核实身份。

3. 警惕紧急请求

诈骗分子通常会营造出“事件的强迫紧迫性”,向受害人施压,要求迅速采取行动,制造紧迫感或恐慌感,迫使受害者来不及思考,做出仓促的决定。如果来电者提出意想不到的请求,尤其是为了个人信息或经济帮助,请持怀疑态度。警惕高压策略,避免泄漏敏感信息或立即付款。合法组织通常不会通过电话要求紧急行动。正常需求通常不会通过电话要求紧急行动。

4. 保护个人信息

切勿在电话中透露敏感信息,例如银行账户信息、身份证号码或密码,尤其是在电话未经请求或可疑的情况下。

5. 减少敏感信息分享

避免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个人照片、声音和视频等敏感信息,减少公开个人账户、家庭、工作等私密信息,以降低身份被伪造的风险。一旦发现“深度伪造”的虚假内容,应立即向社交媒体管理员和执法部门报告,采取措施删除并追踪来源。

6. 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考虑使用可靠的软件,以保护设备免受恶意活动侵害。随时了解最新的语音诈骗和网络安全威胁。定期查看信誉良好的信息来源,了解常见诈骗电话和新兴技术的更新,增强安全意识。

7. 及时报警

如果发现自己已经成为诈骗的受害者,要立即保留所有相关证据,并马上拨打110报警,以便警方能够及时介入处理。

04

数据显示:AI诈骗呈爆发式增长

根据网络安全公司奇安信发布的《2024人工智能安全报告》,2023年基于AI的深度伪造欺诈暴增了3000%,而基于AI的钓鱼邮件数量增长了1000%。瑞莱智慧公布的数据同样令人震惊:国内AI诈骗案件的涉案金额已经从2020年的0.2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1670万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928.8%。2024年刚刚过半,发生的AI诈骗案件已经超过1.85亿元。

05

共同努力,构建安全防线

面对AI合成语音诈骗的威胁,我们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 个人层面:提高警惕,学习防范知识,保护个人信息
  • 平台层面:加强技术防范,识别异常账号和操作
  • 社会层面:普及AI安全教育,提高公众防范意识
  • 法律层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打击力度

AI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为人类带来便利,也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在这场科技与安全的博弈中占据主动,保护自己和家人的财产安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