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洛阳老城区文旅蝶变:从18家汉服店到年客流量3000万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26:4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洛阳老城区文旅蝶变:从18家汉服店到年客流量3000万

夜幕降临,洛阳地铁1号线洛邑古城站出入口,穿着汉服的游客让“万国衣冠拜冕旒”盛唐气象在千余年后得以重现。

“汉服国潮、风起洛邑”。这两年,老城区靠着独特的汉服体验场景和氛围火爆出圈。今年暑期老城古城片区日均客流量达8.2万人次。

洛阳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强调,要围绕做强新文旅产业深化改革,积极探索更有效的文旅资源开发和价值转化路径,不断开创新文旅产业发展新局面。

“这两年老城区持续火爆出圈的背后,正是聚焦市委赋予的新定位,持续推进思维理念变革,深刻践行新文旅发展理念,因地制宜探索走好‘人民文旅’之路的生动写照。”洛阳市老城区委书记赵书政表示。

思路一变天地宽

老城区作为洛阳最早的建成区,历经3000年未曾断代,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机理完整,发展文旅产业优势明显。

前些年,老城区产业定位不明晰。2023年洛邑古城出圈后,市委主要领导到老城区调研进一步明确,要把文旅产业作为主攻方向,锚定文旅风口,盘活存量资产,做大产业规模,把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按照市委要求,老城区积极顺应城市旅游发展趋势,紧抓新文旅风口,践行“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理念,更好满足游客消费需求。

理念之变促思路转变,思路一变则天地宽。老城区推动所有要素向有利于新文旅发展的方向聚合,所有党员干部都朝着新文旅产业聚力,形成了握指成拳发展新文旅的氛围。

经过一年多实践,以洛邑古城为代表,洛阳老城一跃成为最热门的网红打卡地之一,也成为继“老三篇”后,更受年轻人追捧的洛阳文旅新名片。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老城区共接待旅游人次约1894.9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约142.11亿元。

一切围着需求转

22日一大早,王靖华急冲冲来到天心校场里文化创意产业园。这里与洛邑古城一路之隔,正对标上海新天地石库门特色街区进行改造提升,植入新场景、导入新业态。

“这里对洛阳特色街区而言是个补短板项目,必须打造精品。”园区负责人王靖华表示,大到街区尺度、动线设计,小到门店招牌、外摆造型,各项施工都在精雕细琢,力争国庆节后投用,给老城文旅添点“新”意。

这两年,老城区文旅火爆出圈,积极投身其中的市场主体、市民群众越来越多。同时,老城区发展新文旅的路径也日渐清晰,那就是要一切围着需求转。

——适应从内容引领向场景引流转变趋势,持续打造沉浸式场景。

把整个辖区分为五大文旅片区,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一步一景”“一街一景”“一区一景”。游客喜欢在灯笼前拍照打卡,洛邑古城就打造灯狮画桥、隋唐集市、文峰暮鼓等30余处场景,布置7000余个花灯、羊皮灯,盛唐时期“万国来朝”即视感铺天盖地。

——适应从传统观光向深度体验转变趋势,持续丰富消费业态。

着一身秀禾服,体验一场皇家气派的汉服婚拍之旅;点一杯咖啡,感受老城的文艺与浪漫;品特色小吃、看汉服展览、听Live house、住古巷民宿、享City walk……距离隋唐洛阳城宫城区一墙之隔的天心产业园,一系列文旅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体验令人目不暇接。天心文化产业园营销总监林源表示,这些新业态的火爆让大家对未来信心满满。

——适应从景区旅游向城市旅游转变趋势,持续提升服务配套。

在实施古城“一横三纵”肌理保护时,从呈现古城风貌和保护城市肌理出发,对现有街巷按5到7米规划设计,适当拓宽道路,改造水电管网等基础设施,引导居民按规划改造民宅发展民宿、餐饮生意,留下了老住户,定格了市井味、烟火气。去年以来,老城区一鼓作气,建成公共停车场12处,增加停车泊位1400余个,新增道路停车泊位2000余个,新(改)建公厕22座,积极缓解超大人流停车难、如厕难问题。

类似的举措还有许多。积极适应市场新趋势,老城区的“人民文旅”实践,逐步显现出富民兴区的巨大牵引作用。

2023年至今,在洛邑古城周边1平方公里内,经营汉服商家从18家增至900余家,超3000万人的年客流,220亿元的旅游收入,带动3万余人就业,新文旅产业成为该区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优势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一子落而满盘活

前不久,家住顺城街的张建武把自家房子改造成民宿。“我家几代人一直住在老城,对这片土地很有感情。借着洛邑古城火爆的东风,在家门口找到了赚钱新门路。”张建武说。

文旅出圈,让越来越多的老城人吃上了“旅游饭”,挣上了“旅游钱”。

比如,新生社区通过盘活闲置楼宇,发展了一大批汉服店和写真馆,带动年集体收入七百余万。比如,天心文化创意产业园每天客流量达7000人,跨年夜吸引超3万年轻人狂欢。还比如,经营两家汉服馆的李冰洋,旺季时候月收入达15万,他逢人便说以前想都不敢想。

古城火了,客商也来了。今年4月以来,老城区先后召开6次古城片区招商推介会,签约总投资4.6亿元的民宿、餐饮、音乐餐吧等64个项目。

发展新文旅,给老城干部群众精气神带来的转变,似乎意义更大。

一年多来,老城党员干部跑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等地学习发展文旅理念方法;区领导全员分包重点文旅项目,夏天6点半,冬天7点半,每天到项目现场盯进度。

“我开店,街道帮我协调店招设计”“民宿刚开业生意不好,专人教我做直播”“招商服务流程规范、简洁高效”,90后汉服爱好者王媛、开民宿的原住民皮俊青、成功入驻的企业家李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