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酒店民宿频现针孔摄像头,隐私权谁来守护?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40:1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酒店民宿频现针孔摄像头,隐私权谁来守护?

2024年9月,石家庄市一家民宿内,一位博主在房间内发现多个偷拍摄像头,并将这一过程拍摄成视频上传至社交媒体。这一事件迅速引发公众关注,不仅因为偷拍行为本身令人愤怒,更因为这背后揭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酒店民宿内的针孔摄像头偷拍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

01

偷拍产业链揭秘:从安装到贩卖的黑色利益链

据调查,这一产业链的运作模式如下:

  1. 招募安装工:在一些加密社交软件中,存在大量以“偷拍”“酒店”“针孔”“安装”等关键词命名的群组,每个群的订阅者多达数千至上万人。安装工需先支付摄像头押金(通常在500元至1200元之间),然后按照指示到酒店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可获得8000元至上万元的佣金。

  2. 优先选择高入住率酒店:为了获取更多私密视频,偷拍者通常会选择入住率较高的酒店或大学城附近的酒店进行安装。

  3. 民宿老板参与其中:有报道称,一些民宿老板在装修时就将摄像头埋设在房间内,通过出租“情趣房”或低价房吸引客人,提高入住率。更有甚者,将摄像头拍摄的内容进行直播或出售。

  4. 视频传播与贩卖:偷拍所得的视频内容被上传至网络平台,有的用于直播,有的被打包出售,形成了从拍摄到传播的完整链条。

02

法律责任界定:谁该为偷拍行为负责?

偷拍行为严重侵犯了个人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和个人信息安全。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

  • 隐私权:未经许可在私密空间安装摄像头,侵犯了个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活动和信息。
  • 肖像权:未经同意使用或公开他人肖像,违反了《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的规定。
  • 名誉权:若偷拍内容被泄露并导致受害者社会评价降低,还可能构成名誉权侵权。
  • 个人信息保护:偷拍可能非法获取包括面部特征、住宿信息等在内的敏感数据,触犯《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规定。

除了直接的偷拍者,酒店和民宿作为管理者,也需承担相应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经营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需承担补充责任。网络平台对偷拍内容传播负有监管义务,否则也将面临法律责任。

03

如何防范偷拍?酒店和住客该如何应对?

面对日益猖獗的偷拍行为,酒店和住客都需要采取积极措施:

酒店和民宿应采取的措施:

  1. 定期检查:使用专业检测设备对房间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电视机、路由器、插座、烟雾报警器等易藏匿摄像头的部位。
  2. 员工培训:定期开展安全培训,让员工了解摄像头偷拍的常见形式和识别方法。
  3. 建立检查制度:在客人入住前和退房后对房间进行全面检查,记录检查结果。
  4. 合作与配合:与公安机关、旅游监管部门合作,定期接受安全检查和指导。

住客自我保护措施:

  1. 选择品牌连锁酒店:相对而言,品牌连锁酒店的管理更为规范,安全性更高。
  2. 入住后仔细检查:注意观察房间内是否有奇怪的小洞或痕迹,可重点检查毛巾盒旁的插座、花洒、烟雾报警器等位置。
  3. 使用专业设备:携带或购买摄像头探测仪进行检测,这类设备在市面上已有较多选择,建议选购口碑较好的品牌产品。
  4. 发现异常立即报警:不要自行处理,应第一时间拨打110电话报警,并对现场进行拍照录像,保留证据。
04

重建信任: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酒店民宿偷拍事件频发,不仅侵犯了个人隐私,也严重破坏了行业信任。要重建这一信任,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 加强立法与执法:提高偷拍行为的违法成本,加大对偷拍产业链的打击力度。
  • 行业自律:酒店民宿行业应加强自我监管,建立更严格的安全保障体系。
  • 公众意识提升:提高公众的隐私保护意识,普及防范知识。
  • 技术手段升级:开发更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帮助酒店和住客更好地防范偷拍。

只有通过多方协作,才能真正遏制这一黑色产业链,让住客能够安心入住,重建对酒店民宿行业的信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