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风洞各显神通,南京实验室助推能源革命
三座风洞各显神通,南京实验室助推能源革命
在南京市浦口区,有一座神秘的实验室,它能制造从微风到强台风的各种风环境,为清洁能源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这就是国家能源集团电科院环境风洞实验室,一个充满“黑科技”的科研圣地。
三座风洞,各显神通
走进实验室,你会看到三座庞然大物,它们就是实验室的“三大金刚”——三座不同类型的风洞。
中间这座是“直流吸式风洞”,别看它外表普通,它可是1985年就建成的“老前辈”,专门负责模拟低速风环境,最高风速可达6.5米/秒,相当于4级和风,可以吹起尘土。
左边这位“壮汉”是“回流式风洞”,它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开闭两用回流风洞,气流量可达惊人的360立方米/秒,最高风速30米/秒,相当于11级暴风,可以拔起树木,造成地面建筑物重大损毁。
最右边这位“猛男”是“直流吹式阵风风洞”,它的绝技是制造阵风,最大风速可达50米/秒,相当于15级强台风,约为一辆小汽车以每小时200公里的速度奔驰。
清洁能源的“幕后英雄”
这三座风洞可不是摆设,它们在清洁能源领域可是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煤电行业,实验室完成了36项燃煤电厂“烟塔合一”排烟风洞试验,解决了大气污染物防护距离设定的技术难题,推动了“烟塔合一”技术在全国范围的推广应用。
在风电领域,实验室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共同参与了国内首台6MW特大型海上风力机的研发,为我国风电事业插上了科技翅膀。
在核电领域,实验室开展了冷却塔结构研究,成果应用于中核冀东世界最高冷却塔等大型冷却塔的设计与建造,有力推动了我国核电冷却方式的有利转变。
这些成果也得到了权威认可。在2023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实验室的“多功能环境风洞关键技术国产化及电力应用”项目荣获广西2022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更令人自豪的是,这三座风洞中有两座是电科院独立设计建造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从“追赶者”变成“领跑者”,中国科研人员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风洞技术将在清洁能源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优化风力发电机设计,还是研究大气污染物扩散规律,都离不开风洞实验室的贡献。
国家能源集团电科院环境风洞实验室,正以它的“黑科技”助力中国乃至世界的能源革命,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贡献着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