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和乞力马扎罗,谁才是真正的探险圣地?
珠峰和乞力马扎罗,谁才是真正的探险圣地?
珠穆朗玛峰和乞力马扎罗山,一个是世界之巅,另一个是非洲之王,它们都吸引了无数探险者的目光。珠穆朗玛峰高达8848.86米,象征着人类勇气和冒险精神的极限;而乞力马扎罗山虽然高度不及珠峰,但其丰富的生态系统和多样化的气候带同样令人向往。你认为哪座山更能代表探险的精神呢?快来分享你的看法吧!
珠穆朗玛峰:极限挑战的精神象征
珠穆朗玛峰,这个雄伟壮观的高峰因其无可比拟的庄重辉煌和高耸云霄的崇高地位,而享有“地球屋脊”的尊号!令人惊叹的是,这座矗立在我国与邻国尼泊尔交界处的山脉,其巅峰高度竟然达到惊人的8848.86米,堪称世间绝景!每年,这座珠峰都会引来众多热衷于探险的登山家们不畏艰难险阻前来挑战,他们渴望站在世界的最高端,亲身体验人与自然极限对抗的艰辛以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景。然而,让我们感到惋惜的是,成功登上顶峰并非易如反掌的小事,它无疑是一次勇敢者的荣耀,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付出和难以预料的风险。
珠穆朗玛峰的攀登难度无与匹敌,更别提那里还有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诸如极为频繁且严重的大雪、狂风大作的风暴、冰雹等极端天气,犹如一位性情不定的巨人,时刻带给登山者们无尽的困难和危险。这样的天气变化,使得攀登任务变得更为艰巨,对攀登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那里高山缺氧的环境对人的体力、耐力及精神方面所带来的冲击,对于每个毅然决定登上珠峰的登山者来说,他们所必须直面的挑战远不止大自然本身的威压,更包括他们自己内心的极限和勇气。
在攀登过程中,哪怕是一点点轻微的失误也可能会引发致命的连锁反应。比如,有许多勇敢的登山家们在攀登珠峰的历程中遭遇不幸,甚至有人不惜将宝贵的生命奉献给了这片神圣的土地。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这就能阻挡那些满怀热情的冒险家们继续前进的步伐。他们满怀着对神秘的自然世界的好奇心和挑战自我极限的渴望,一次又一次披挂上阵,勇敢地向珠峰发起新的挑战。
当您想象登上那座令人赞叹不已的珠穆朗玛峰,领略世界之巅的壮观景色时,想必会感受到心脏狂跳,热血沸腾吧!然而,这个看似充满荣耀与刺激的挑战背后,却是潜藏着不可忽视的危险隐患——高原反应。这份壮丽的追求,往往由于高原缺氧所引起的种种不适症状而变得异常艰难,有时轻则头痛、恶心,重则呼吸困难、心跳急速,更有甚者会导致失眠,登山者的身心健康均将承受巨大压力。
对于高原反应,学者们通常称之为“高山病”。这是因为随着海拔的提升和氧气含量的下降,大气压也随之降低等诸多环境变化,迫使人类无法快速适应并随之出现各种各样的生理反应。这种反应的程度存在个体差异,但我们常说的反应多发生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度。而对于那些向往珠穆朗玛峰的勇者来说,随着高度的逐步攀升,他们将要面对的挑战无疑将会变得愈发艰巨。尤其是抵达如珠穆朗玛峰般的高峰时,缺氧的极端环境对人体各器官和系统几乎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过程中,高原反应可能会诱发一连串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脑水肿,这是由于缺氧所引起的脑组织肿胀,可能带来思维混乱、头痛欲裂、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深度昏迷;另外还有肺水肿,其发病原因是肺部积液,会导致呼吸困难和持续不断地剧烈咳嗽,两者对登山者的生命安全皆构成了巨大威胁。只为攀爬到世界之巅,登山者们不得不穿越多个不同的高度区域。自海拔约500米的大本营出发之后,他们将逐级攀升至极高的海拔8,000米以上的所谓“死亡区”。在此过程中,他们需时刻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休息和补充能量。然而即便如此用心行事,他们还是难以避免高原反应带来的困扰。
攀登珠穆朗玛峰,极端天气是一个重要挑战。其地理环境及其特殊的海拔高度使得天气变幻莫测且充满风险。在此期间,无论是强风、暴雪、雷雨还是雾霾,都有可能对登山者造成影响及危险。首先,强风常常出现在珠峰高山之上。低气压和高海拔让风速增大,有时可高达每秒60米以上,这种大风无疑十分可怕,不仅使人站不稳,还有可能引发雪崩等灾难性的后果。其次,大雪则常常是珠峰上另一位不请自来的客人。该区域降雪量极高并且时常伴有能见度极低的狂风暴雪,在这样的恶劣状况下,登山者很容易迷失方向并面临陷于险境的潜在威胁。
雷击也是在珠峰攀爬时需引起重视的问题。当地的高空气湿与大量积雪让雷电成为此地常见的天气现象。登山者若稍加疏忽,未采取有效避雷措施,就可能成为雷电攻击的对象,进而导致严重意外事件的发生。除了以上几种极端天气,雾霾同样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由于珠峰地区的气候多变,雾霾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能见度大幅降低,这对于登山者来说,更是增加了外出的危险性,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迷失方向或者意外冲突等危机。
人类因素是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三大危险之一。其中包含了登山者本身的诸多条件,比如体能、技术、心理以及装备等多方面。这些都与登山者自身的能力紧密相关。
乞力马扎罗山:生态体验与大众登山的胜地
乞力马扎罗山虽然有5895米的海拔,是非洲的第一高峰,但它的攀登难度却不大。它是世界上最高的,无须辅助器械就可以登顶的高峰之一。每年大概有3-4万人慕名前来攀登它。那登乞力马扎罗山可能会照成死亡事故吗?假如会,每年有多少人丧生在乞力马扎罗山上呢?
准确的数字我们很难拿到,因为最具权威性的统计单位是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管理方。他们会对每一位入园,登顶,出园的旅游者登记。但可能是出于对声誉的影响,担心影响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的收入,这些数字都不对外公布。
幸运地是,在Markus Hauser的研究资料《Deaths due to High Altitude Illness among Tourists Climbing Mount Kilimanjaro》中,我们寻觅到了一些踪迹:
从1996年到2003年的8年间,只有25人死亡。死者的年龄从29岁到74岁。其中17名男性和8名女性。这些报告告知我们,死者中有14人的死因是高原反应(HAI),其中5例HAPO, 1例HACO,其余8例是两者都有。另外11人的死亡原因包括:2例肺炎,3例外伤(跌倒)和1例阑尾炎。
上面的这些研究结果是针对于旅游者,而并不包括向导和挑夫。
所以从这些仅有的数据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得出,攀登乞力马扎罗山不难,但依然是一次需要严肃对待的高海拔地区徒步。
携带备用氧气,多喝水,慢慢走(Pole-Pole),在最终登顶前多一些时间适应增加的高海拔……所有的这些措施都可以有效地帮助你减小在乞力马扎罗山上发生严重或者致命事故的几率。
乞力马扎罗山的生态系统异常丰富,从山脚下的热带雨林到山顶的冰川带,跨越了五个不同的气候带。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乞力马扎罗山的冰川正在快速消融,这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依赖冰川水源的居民和野生动植物构成了严重威胁。
该山自1968年起便被划入了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Kilimanjaro National Park)的保护范围内,1981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名录》。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名登山者慕名而来,挑战攀登乞力马扎罗山的壮举。
两座山峰的登山现状
珠穆朗玛峰的登顶人数相对较少,2019年疫情前最后一个攀爬年份登顶数字为216人次,而乞力马扎罗山每年有3-4万人攀登,虽然具体登顶人数数据不详,但显然远高于珠峰。
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许可价格与2020年攀爬季(随后取消)之前最后一次上涨时相同:中国西藏自治区登山协会对标准的珠穆朗玛峰攀登收取15,800美元/人(113,681人民币),至于奢华服务团队,花费为18,000美元/人(129,478人民币)。
此外,根据规定,外国客户在尝试珠穆朗玛峰之前需要至少成功攀登一座七千米级别山峰。从海拔7,000米处的北坳,所有登山者必须使用辅助氧气。
所以,不佩戴氧气面罩的尝试被禁止。山峰北坡许可数字上限为300张。不过今年春季,实际的攀爬人数显然比这个限制的人员数量少得多。
尼泊尔一侧没有相应的尝试人员数量限制规定。去年,位于加德满都的尼泊尔旅游局向珠穆朗玛峰南坡分发了创造历史记录数字的登山许可,478张 - 每张价格为11,000美元/人(79,125人民币)。
从2025年起,尼泊尔政府希望把价格提高至15,000美元/人(107,898人民币)。根据《加德满都时报》,政府期待2024年春季有超过400人去往世界海拔最高山峰。
乞力马扎罗山虽然位于赤道附近,但山顶终年有冰川积雪。攀登乞力马扎罗山不便宜!虽然大部分线路都是帐篷露营,但比较其国内同等级的登山费用,它显得相当昂贵!
结语
珠穆朗玛峰和乞力马扎罗山,一座是极限挑战的象征,另一座是生态体验的胜地。它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吸引着探险者,一个考验人类的极限,另一个则让更多人能够亲近自然,感受登山的魅力。无论选择哪座山峰,都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我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