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李济工会“三力模型”:职工心理健康的创新实践
陈李济工会“三力模型”:职工心理健康的创新实践
在2023年广东工会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优秀案例评选中,广州白云山陈李济药厂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以下简称“陈李济工会”)首创的“三力模型”荣获特等奖。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有效提升了职工心理健康水平,还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力模型”:职工心理健康的创新实践
“三力模型”由向心力(Centripetal force)、温暖力(Warmth)、应急力(Emergency)三个维度构成,简称CWE模型。该模型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通过系统性的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助力职工心理健康。
凝聚向心力,增强心理价值感
陈李济工会以“济世丹心”为核心理念,通过文化信念教育和党建活动,增强职工的理想信念。例如,利用陈李济中药博物馆和杨殷事迹陈列馆等红色阵地,传承革命精神;开展“品牌党支部项目”和“1+1结对帮扶项目”,强化支部堡垒作用;通过“石洪超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平台,弘扬劳模精神,激发职工的工作目标感。
感受温暖力,展现人文关怀
为了增强职工的归属感,陈李济工会建立了心灵驿站和文体活动室,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活动。例如,设立“A级”休息哺乳室,关注职工的特殊需求;推动“济路书屋”运营,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会;邀请专业心理培训师开设涵盖情绪管理、亲密关系、亲子沟通等主题的讲座,为职工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
提高应急力,从容应对危机
陈李济工会建立了心理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心理筛查,关注职工的心理健康状况。例如,制作抑郁量表和职业倦怠问卷,对重度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早期介入和预后返岗关怀;制定《心理危机工作要求》,对危机事件进行及时干预,帮助职工更好地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
实效显著:职工心理健康水平大幅提升
截至2023年,“三力模型”已辐射职工1000人,通过搭建心理测评体系、设计实施心理培训课程、组织文化宣传活动等六大模块,有效提升了职工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一模式不仅促进了职工的身心健康,也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创新意义:构建职工心理健康服务新范式
陈李济工会的“三力模型”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和推广价值。它不仅是一个心理健康服务项目,更是一种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模式。通过党建带动工建,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企业日常管理,构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这一模式的成功经验为其他企业提供了有益借鉴。在当前社会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职工心理健康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陈李济工会的实践表明,通过系统性的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企业可以有效提升职工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