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和田玉“六部鉴定法”教你如何快速辨别真假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35:1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和田玉“六部鉴定法”教你如何快速辨别真假

和田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宝石,其市场价值一直居高不下,但同时也伴随着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如何快速准确地辨别和田玉的真假,是每个玉石爱好者和购买者都需要掌握的技能。本文将详细介绍和田玉的“六步鉴定法”,帮助你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第一步:上手掂重量,排除玻璃和树脂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和田玉最常见的假货其实就是玻璃与树脂。这两种材料可塑性强、价格低廉,特别适合那些专营“一锤子买卖”的景点和地摊。所以,在购买和田玉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上手掂重量。和田玉的密度在2.95以上,远高于玻璃与树脂。如果感觉发飘,没有压手感,那就可以考虑放弃了。

第二步:打灯看结构,排除石英岩玉、方解石玉

在玉石鉴别中,打灯观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通过打灯观察玉石的内部结构,我们可以快速排除一些人造材质,进一步考虑其他天然玉石的可能性。其中,石英岩玉和方解石玉是最常见的两种玉石。但是,它们往往呈现出颗粒状形态,与和田玉内部的毛毡状结构有明显区别。石英岩最可能的就是金丝玉,而方解石里阿富汗玉是绝对主力。这两种玉石都属于标准的“见光死”,在强光灯下便无所遁形。

第三步:观察细密度,排除韩料、青海料

今天我们要聊聊的是两种不太像和田玉的“和田玉”,它们分别是韩料和青海料。韩料是韩国春川出产的低端山料,而青海料则是曾经的昆仑玉。虽然它们都被称为“和田玉”,但它们的玉质却与真正的和田玉有很大的不同。和田玉的温润感源于其超高的细度,而韩料和青海料却是典型的玉质疏松。韩料有明显的矿物颗粒,打灯时看起来浑浊一片;而青海料则是又水又透,水感远大于润度。在肉眼观察下,如果和田玉的细度连无结构都无法达到,那么基本上就可以确定是这两种玉种了。

第四步:确认油脂感,排除俄料、山料

俄罗斯和新疆的山料和田玉,不仅在市场上占有率高,更以其高质量的玉质备受推崇。但你知道吗,仅仅依靠细度来辨别玉石的真伪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两个产地的玉石玉质已经相当出色,很容易让人产生误判。那么,如何区分这些玉石呢?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上手盘玩,感受玉石整体的油性表现。一般来说,籽料比山料好,而山料又比俄料好,通过这种方法,你或许就能分辨出玉石的优劣。不过,在购买时,我们也要警惕一些商家的陷阱。有些商家会故意将玉石抛成高光,制造出一种“假油”的感觉,以此来欺骗消费者。

第五步:检查毛孔与皮色,排除喷砂毛孔或假皮色

籽料的外部特征主要包括毛孔、皮色和籽型,其中籽型是一目了然的,但毛孔和皮色却常常让人头疼。天然毛孔的方向会沿着籽型分布,是由流水冲刷方向自然形成的,所以不可能出现排列整齐、方向一致的情况。而皮色则是致色离子的后天致色,中间过程非常复杂,不会是非常均匀、非常对称的完美一片。因此,如果你发现毛孔或皮色存疑,就不必再纠结玉种材质了。

第六步:对比抠细节,排除皮上做皮与二上加强

和田籽料造假手段层出不穷,老玩家都未必能一眼识破。今天就来聊聊最让老玩家头疼的“皮上皮”与二上加强。和田籽料中难免会有些僵皮石皮,这些相对疏松的结构就像是染料的“温床”,一接触就能轻易“挂色”。而有些商家更是狡猾,他们在真皮原籽上轻轻漂染一下,就堂而皇之地称之为“二上加强”。这些造假手段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颜色浓艳得过分,妖艳得让人不舒服,很不自然。这些看似完美的和田籽料,其实都是欲盖弥彰,光想着漂亮却忽略了真实性,反而成了其中最大的破绽。

玩玉不易,想要避开这些陷阱更是难上加难。如果你也有和田籽料的购买经历,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和看法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