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不当掏耳致真菌感染,医生推荐三种安全清洁法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15:3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不当掏耳致真菌感染,医生推荐三种安全清洁法

“医生,我最近耳朵一直痒,还有点闷,是不是耳垢堵住了?”32岁的张女士焦急地询问。经过检查,医生发现她的外耳道深部有大量黄褐色分泌物,耳道壁上布满厚厚的痂皮,这些都是真菌性外耳道炎的症状。而这一切,都源于她频繁的“采耳”习惯。

耳朵会“自我清洁”,不需要频繁掏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耳朵其实有自己独特的“清洁系统”。外耳道皮肤中的耵聍腺会分泌一种淡黄色黏稠物质,这就是我们俗称的“耳屎”。它不仅能把进入耳道的尘埃等异物黏住,还能保持耳道干燥,维持酸碱平衡,防止细菌和真菌滋生。

“耳屎是内耳道重要的‘防御铁军’,大多数人并不需要频繁掏耳朵。”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耳鼻喉科主任熊高云表示,通过咀嚼、张口、打哈欠等下颌关节活动,耳屎会不断向外耳道口移动,在不经意间自行排出。

不当清洁,反而会伤害耳朵

不当的清洁方式,比如使用棉签、采耳工具等,不仅不能有效清除耳垢,反而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 损伤耳道皮肤,引起细菌或真菌感染
  • 将耳垢推得更深,导致堵塞更严重
  • 甚至可能刺破耳膜,造成听力损失

熊高云主任指出,在接诊的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中,近六成都有常去洗脚店采耳的经历。这些看似舒适的“深度清洁”,实际上暗藏风险。

科学清洁,这样做才安全

如果确实感到耳道不适或有堵塞感,应该怎么办呢?专家建议:

  1. 使用耳垢软化剂: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可帮助软化顽固的耳垢,便于后续清理。
  2. 显微镜下清理:由专业医生在显微镜辅助下,用吸管等工具精细操作,安全可靠。
  3. 耳道灌洗:医生会用专业设备通过注水冲洗的方式,将软化后的耳垢冲出。但需要注意,耳道狭窄或鼓膜穿孔者不宜采用此方法。

日常护理小贴士

  • 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掏耳朵,包括棉签。
  • 保持耳道干燥,洗澡、游泳时注意防水。
  • 日常饮食宜清淡,规律生活有助于控制耳垢正常分泌。

耳朵是一个需要妥善保护的器官。合理保护耳朵,尊重其自我清洁机制,是维护耳道健康的关键。如果感到耳道不适,应及时就医,切勿自行处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