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耳屎不是“脏东西”:揭秘其生理功能与正确清理方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耳屎不是“脏东西”:揭秘其生理功能与正确清理方法

引用
网易
7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A91LEK005568OYN.html
2.
https://health.gmw.cn/2024-02/29/content_37299036.htm
3.
http://web.cmc.hebtv.com/cms/rmt0336/0/0rmhlm/sydw/hbgbdsb/xfq/11517943.shtml
4.
http://www.kaijiang.gov.cn/xxgk-show-70014.html
5.
https://www.jd.com/pccontent/939709
6.
https://hznews.hangzhou.com.cn/kejiao/content/2024-04/27/content_8721981.htm
7.
https://www.cmcha.org/detail/17101457040078660099.html

耳屎,这个看似不雅的名词,其实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它是由耳道皮肤中的耵聍腺分泌的一种物质,主要由皮脂、毛发和脱落的皮肤细胞组成。耳屎不仅能够阻挡灰尘、细菌等异物进入耳道,还具有润滑保湿的作用,是保护耳朵健康的重要屏障。

然而,很多人对耳屎存在误解,认为它是一种需要定期清理的“脏东西”。事实上,耳屎的分泌和排出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通常不需要人为干预。正常情况下,随着头部活动和下颌关节的运动,耳屎会逐渐向外移动并自然脱落。因此,频繁掏耳反而可能破坏耳道的自我清洁机制,带来一系列问题。

错误的清理方法及其危害

棉签清理:适得其反的“清洁”

使用棉签清理耳屎是很多人习惯的做法,但这种方法存在严重的误区。棉签的使用往往会将耳屎推得更深,导致耳道堵塞。此外,棉签可能损伤耳道皮肤,甚至触及鼓膜,引发感染或听力下降。

尖锐物品:危险的“掏耳工具”

有人习惯使用钥匙、发夹等尖锐物品掏耳,这种做法极其危险。尖锐物品容易损伤耳道和鼓膜,严重时可能导致鼓膜穿孔,引起听力永久性损失。此外,不洁净的工具还可能将细菌带入耳道,引发感染。

正确的清理方法

洗耳法:安全有效的清洁方式

洗耳法是一种推荐的耳道清洁方法。具体操作是使用生理盐水或温水,将其滴入耳朵中并静置约5分钟,然后轻轻倾斜头部将溶解的耳垢流出来。这种方法能够软化和清除耳垢,且安全温和。

外耳道擦拭:简单的日常护理

使用柔软的毛巾或纸巾轻轻擦拭外耳道周围的耳垢和污垢是一种安全的清洁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擦拭应仅限于耳道外部,切勿将任何物体插入耳道内部。

可视掏耳勺:科技助力精准清洁

对于需要更精细清洁的情况,可视掏耳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结合了挖耳勺和高清内窥镜功能,能将耳道情况实时反馈到显示屏,用户可以精准地清理耳垢。但选择时需谨慎,应挑选具备高清晰度、动态调焦、防抖等功能的专业产品,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特殊情况下的处理

对于油性耳屎,可以使用开塞露等含有甘油的物质进行软化。具体方法是每天3次,用上述液体滴满耳道,浸泡耳屎10分钟,连续3天,然后及时去医院耳鼻喉科进行清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耳朵出现疼痛、流脓等症状,不建议自行处理,应及时就医。

注意事项

  1. 避免频繁掏耳:过度清洁会破坏耳道的自我清洁机制,导致耳屎分泌异常。
  2. 防水措施:游泳或洗澡时应注意防水,避免水分进入耳道引发感染。
  3. 保持适度湿润:干燥的耳道容易产生干性耳屎,可使用耳用植物油或专门的耳道滴剂保持湿润。
  4. 关注异常症状:如出现耳道瘙痒、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总之,耳屎是耳朵自我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不需要特别清理。只有在出现不适或影响听力时,才需要采取适当的清洁措施。掌握正确的清理方法,避免不当操作,才能真正保护好我们的耳朵健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