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14人就有1人患焦虑症,专家详解症状与治疗
全球每14人就有1人患焦虑症,专家详解症状与治疗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焦虑症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据统计,全球焦虑症发病率为7.3%,而香港地区16至75岁人群中,广泛性焦虑症的发病率为4.2%。本文将详细介绍焦虑症的成因、症状及应对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和管理这一情绪问题。
焦虑症的成因
焦虑症的全球发病率为7.3%,即每14人中有1人患病。受各种因素影响,不同地区及年龄段的发病情况各异,发病率可介于4.8%至10.9%之间。根据《香港精神健康调查2010-2013》显示,香港地区16至75岁人群中,广泛性焦虑症的发病率为4.2%,混合焦虑抑郁症为6.9%,其他焦虑症(如恐慌症、强迫症等)的发病率为1.5%。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焦虑症。焦虑症的成因主要包括:
- 遗传因素或家族病史
- 脑内神经传导物质失衡
- 童年经历心理创伤,如被虐待、亲人离世
- 父母本身有焦虑情绪或表现
- 生活承受很大压力
- 性格容易紧张
- 个人缺乏应对困难的技巧
小心留意病发症状
当人面对危机时,例如受到惊吓或威胁,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释放荷尔蒙及产生生理反应来应付危机,包括提升心跳率,增加血液及供氧循环。同时,会产生以下症状:
- 对很多日常生活上的事情感到异常担心和忧虑
- 感到精神紧张、坐立不安,身体难以放松和休息
- 心跳加速、容易出汗
- 口干
- 感到呼吸困难、有窒息感或胸口不适
- 感到喉咙有异物,或难以吞咽
- 恶心或腹部不适
- 害怕自己会失控、昏倒,甚至担心会死亡
- 发热或发冷
- 肌肉紧绷或疼痛
- 容易感到烦躁、激动或不耐烦
- 难以集中专注力,觉得脑袋一片空白
- 难以入睡或熟睡
心理和药物治疗方法
治疗焦虑症主要通过药物治疗,例如血清素调节剂等,来平衡脑内的传递物质水平。镇静剂则有镇静及安眠功效。其他治疗方法包括:
- 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教导患者改变思考模式并改善发作时所产生的行为和反应
- 协助患者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习松弛身心的技巧
改善焦虑情绪的贴士
大家可尝试不同方法或学习各种技巧,来缓解日常生活中的紧张和恐慌情绪。
- 与人倾诉:与信任的人倾诉所遇到的事情及感到焦虑的原因,可能会在倾谈中发现其他人都有类似经历,从而可参考他们的应对方法和建议,避免自己钻牛角尖或陷入负面思想的陷阱。
- 放松技巧:学习放松身心的技巧,例如最简单的深呼吸练习,尝试从鼻子深深吸一口气,然后心里数五下,慢慢从嘴部呼出。通过这个练习可放慢呼吸,降低心跳率,有助控制不安的情绪及平复心情。
- 定时运动:进行适量运动,特别是带氧运动,可提升脑部的多巴胺和血清素的水平,可令人变得快乐,也有助管理情绪。感到焦虑时,外出散步或跑步可给自己更多思考的空间,暂时远离生活中的烦恼。
- 尝试转移视线:当感到惶恐不安时,可利用一些方法帮自己分散注意力。尝试做一些自己感兴趣或可平复心情的事情,例如赏花、绘画、烹饪等,也可为自己建立一个音乐清单,聆听一些令你感到喜欢、舒服、轻松的音乐,躺在舒适的环境,沉醉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
- 写日记:记下每次出现焦虑时的详情,有助察觉其中的规律和成因,以便往后更有效处理情绪问题。又可以记录一些有效纾缓焦躁的方法,增强日后对控制情绪的信心。
- 维持健康生活习惯:减少或避免摄取令人容易紧张的物质,例如咖啡因,避免吸烟和饮酒,日常保持均衡饮食
- 多做减压活动:发掘一些可以松弛身心、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例如进行瑜伽、冥想、芳香疗法、按摩等。
恐慌症、社交恐惧症、抑郁症均是常见的情绪病
除了生理健康,心灵的健康都不能忽视,焦虑症、抑郁症等都是常见的情绪病,可以为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信诺自愿医保灵活计划(优越),除了高达$8,000税务扣减外,提供不同计划级别以供选择,包括提供为情绪病患者的住院保障及精神科治疗。无论价钱、保障范围抑或增值服务,都可以满足精打细算的你,帮你悭到尽。按此了解更多。
资料来源
© Cigna Healthcare 2023
本文所提供之资讯仅适用于健康和健身目的,不能用于诊断疾病或其他病况,亦不用于疗愈、缓解、治疗或预防疾病 (详情请参阅「条款与条件」)。本文所含任何健康相关资讯仅为便利而提供,不應視為醫療建議。使用者應向尋求專業醫療意見,尤其是在自我诊断任何病痛或开始新生活方式或运动方案前更应如此。本文所含资讯有可能不合宜、不准确、不完整或不可靠。信諾環球不負責外部網站或資源所提供之內容或資訊正確性,亦不負責使用相關資訊的安全性。「Cigna Healthcare」和「Tree of Life」標誌是 Cigna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在美國和其他地方經授權使用的註冊商標。所有產品和服務均由營運子公司提供或透過其提供,而非由 The Cigna Group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