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武汉市肺科医院移动CT车进社区,守护居民肺健康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48:4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武汉市肺科医院移动CT车进社区,守护居民肺健康

2024年8月,武汉市肺科医院启动“一扫双筛·肺常健康”移动CT筛查大型公益行动,将防治关口前移,第一时间从人群中筛查出慢阻肺、肺癌、肺结核等三大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受到社区群众欢迎。据悉,湖北是继北京、山东、内蒙古、海南等地之后,较早开展这一公益行动的省份。

创新筛查模式:移动CT车+人工智能

武汉市肺科医院的移动CT车,是这一公益行动的核心装备。这辆看似普通的大型客车,内部却别有洞天。车内搭载了行业最先进的CT检查设备及相关配置,该设施具备辐射少、高清、高效的特点。为改善以往部分12米CT车所存在的空间小、易超重、射线易泄漏等问题,中通客车车载天眼CT车采用了13米的超长设计,既扩大了车内可利用空间,同时在路权上也保留了客车的优势,机动灵活、方便快捷,便于各地根据抗疫形势进行医疗资源调配。

中通客车车载天眼CT车配备了天眼AI系统,应用自动摆位扫描技术,可进行标准化的定位相扫描,医务人员通过该系统可于操作室内远程进行CT扫描操作,实现医患双方检查全程无接触。上下车通道是“双通道设计”,将医患2条通道分离开来,使双方有效隔离,避免直接接触;车内空间按功能划分为操作室、检查室、设备室、休息室;全封闭式隔离门,都进一步阻断病毒传播路径。以两重隔离方案,实现全链闭环管理,有效避免医患交叉感染。

中通客车车载天眼CT车搭载了5G路由和软硬件终端,高清影像等检查结果可实现实时传输,支持远程医疗等功能,做到快诊、快治,高效完成就医过程。在中高风险地区,中通客车车载天眼CT车可专供发热病人进行CT检查,提升新冠病毒肺炎诊治效率的同时,也有利于降低院内感染风险,为疫情期间增强防控和筛查能力提供便利。

为保障医患健康,严防辐射泄漏,中通移动CT车内饰背板内面粘有4mmPb铅板,采用先进安装工艺,有效屏蔽工作运行中产生的大量射线。据测评,在CT最大放射功率140KV条件下,车身外侧射线值可保证低于国标要求的标准限值。与此同时,内饰采用环保材料,甲醛含量低于行业标准,全面守护医护人员及车辆周围人员健康。

居民体验:家门口的三甲医院服务

“在家门口就能做CT检查,实在太方便了!”市民刘先生在移动CT车上做完检查后感慨道。参与筛查的张毕湖社区居民赵师傅也表示,此前在武汉市肺科医院做过结节切除手术,术后要定期复查。参与此次筛查,正好解决了一次复查的问题。医生都服务到家门口了,真的很方便,很感谢。

张毕湖社区居民李女士做完CT检查后表示:“从躺下到完成检查,整个过程不到五分钟,非常快速、高效。”

显著成效:早诊早治的生动实践

首期项目(2024年8月)数据显示,中老年群体结核病潜伏感染率高于普通人群10个百分点,老年人群肺结节检出率高达37.5%。更有意义的是,已有3人通过筛查确诊肺癌,其中2人因早期发现而实现临床治愈。

对于筛查发现存在肺癌、慢阻肺等疾病风险的患者,武汉市肺科医院将开辟绿色通道,安排入院治疗。对于筛查发现结核IGRA阳性的患者,医院安排入院做进一步的检查。若患者最终确诊结核病,则纳入结核病防治管理系统,按国家相关政策治疗、管理,助力其健康回归社会。

未来展望:构建呼吸系统疾病防控长效机制

武汉市肺科医院副院长李月华表示,作为全省唯一的三级甲等呼吸疾病专科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与北京胸科医院等全国胸部疾病诊疗龙头医院联合发起“一扫双筛”肺部健康全国公益项目,旨在建立全市呼吸系统疾病早期预警和诊断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防控效果,提高肺癌、慢阻肺和肺结核早筛早诊早治能力,有效降低疾病治疗负担,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呼吸健康。

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提高了肺部疾病的早期发现率,还有效提升了居民的健康意识。未来,随着项目的持续推广,有望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呼吸系统疾病的早筛早诊早治,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