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切除术后感染风险高,世卫推荐六步洗手法保健康
脾切除术后感染风险高,世卫推荐六步洗手法保健康
脾切除术后,由于免疫系统的改变,患者更容易受到感染。因此,勤洗手成为了预防感染的重要手段。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正确洗手,以及在哪些情况下需要特别注意手部卫生,帮助脾切除术后的朋友有效预防感染,保障身体健康。
为什么脾切除术后要特别注意手卫生?
脾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负责清除血液中的病原体。脾切除术后,身体的感染风险会显著增加,尤其是对于婴幼儿,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感染并发症。因此,术后密切监测和科学护理对于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洗手六步法
正确的洗手方法是预防感染的关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洗手六步法,经过科学验证,能有效去除手部病菌。具体步骤如下: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将双手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确保掌心和指缝都被清洗到。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擦搓,交换进行:一手掌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擦搓,然后交换手重复此动作。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双手掌心相对,手指交叉,相互摩擦,确保指缝和指尖都被清洗到。
一手捏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用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旋转搓擦,然后交换手重复此动作。
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将手指弯曲,指尖在另一只手的手掌心旋转搓擦,然后交换手重复此动作。
搓洗手腕,交换进行:最后不要忘记搓洗手腕部位,确保整个手部都被清洗干净。
洗手注意事项
使用流动水:使用流动的自来水,确保手部各部位都能被充分冲洗。
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取适量肥皂或洗手液,均匀涂抹在双手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时间要充足:每次洗手时间应不少于30秒,确保所有部位都清洗到位。
彻底冲洗和擦干:洗好后用流动水彻底冲洗双手,再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干。
特别需要注意手部卫生的场景
对于脾切除术后的患者,以下场景需要特别注意手部卫生:
接触伤口前后:无论是更换敷料还是检查伤口,前后都必须彻底洗手,以防止细菌感染。
进食前后:饭前便后要洗手,避免病从口入。
外出回家后:外出可能接触到各种病原体,回家后应及时洗手。
接触公共物品后: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这些地方可能携带大量细菌。
咳嗽或打喷嚏后:呼吸道分泌物可能携带病菌,需要及时清洁双手。
科学依据与权威推荐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0月15日定为世界洗手日,目的是呼吁人们通过洗手这个简单而重要的动作,加强卫生意识,预防疾病。根据医学检测,人的一只手上大约有40多万个病菌。肺炎与腹泻这两种疾病是5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也是引起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全世界每年有超过350万的儿童因为肺炎和腹泻而死亡,而正确的洗手能挽救上百万儿童的生命。同时洗手还能预防皮肤感染、眼部感染、肠道寄生虫感染等。
结语
脾切除术后,虽然免疫功能有所下降,但通过科学的护理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勤洗手是其中最简单却最有效的预防手段之一。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术后康复至关重要。让我们从洗手这件小事做起,为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