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贴合技术助力触屏设备:亚克力盖板厚度选择攻略
全贴合技术助力触屏设备:亚克力盖板厚度选择攻略
亚克力盖板的厚度对触屏设备的性能有着显著影响。选择合适的厚度不仅能提升设备的耐用性和防护能力,还能优化显示效果和触控体验。本文将深入探讨不同厚度亚克力盖板的特点及其在触屏设备中的应用。
亚克力盖板的厚度规格
亚克力盖板的标准厚度范围为3mm至50mm,特殊规格则包括更薄或更厚的选项,以适应特定需求。薄型亚克力板(2mm~5mm)虽然轻便灵活,但在抗冲击性和刚性方面有所欠缺,不适合需要高强度的应用。相比之下,中厚型和厚型亚克力板提供了更好的稳定性和抗冲击性,更适合大型设备和需要高耐用性的应用场景。
不同厚度的应用场景
对于触摸屏用亚克力盖板,推荐在满足结构强度的前提下,优先选择厚度适中的板材,以平衡透光性和灵敏度。例如:
- 轻载触控设备:可选3mm~5mm厚度,确保足够的刚性和透光性。
- 重载或工业环境:建议采用8mm及以上厚度,提升耐久性和防护能力。
影响厚度选择的因素
- 用途:装饰性用途可选较薄(2mm~5mm)板材,而结构性用途需较厚(8mm以上)板材。
- 环境条件:室内一般用普通透明板,室外则需抗UV老化性能更好的板材。
- 承重要求:厚度直接影响强度与耐用性,机械应用中常选用较厚板材。
全贴合技术的优势
全贴合技术的出现为触屏设备性能带来了显著提升。与传统框贴相比,全贴合具有以下优势:
增强显示效果:全贴合技术以与上下层折射率更接近的OCA/OCR层代替空气层,层间界面反射更低,可以减小环境光反射的干扰,增加显示屏光线透过率,增强图像对比度。
屏幕隔绝灰尘和水汽:保证屏幕洁净度,提高屏幕环境适应性。
减小屏幕厚度:降低整机厚度,同时增加嵌入式触控灵敏度。
较少信号噪声干扰:提高触控操作精度和灵敏度。
案例分析
以车载显示屏为例,随着汽车智能化的高速发展,车载触控显示产业链积极布局,汽车座舱从“智能驾舱”到“智能客舱”升级,更多的去围绕“人”和车的交互展开设计。车载显示呈现大屏化、多屏化、多形态化等发展趋势,触控正在重新定义汽车人机交互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全贴合的出现为车载显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面对环境中的高温低温、振动、强光等等,其对工艺要求更高,故此对贴合胶水的选择也更为苛刻。根据Omida预测,2025年全球车用显示屏的出货量将达到2.07亿片,进一步测算出车载显示市场2025年预计将达到191亿美金左右。根据DataBridge数据,2021年全球OCA光学胶市场规模为20.7亿美元,2029年将增至47.4亿美元,2021-2029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0.9%。
结论
在选择亚克力盖板厚度时,应充分评估应用场景的具体要求,并结合成本效益进行决策。合理的厚度选择不仅能提升触屏设备的整体性能,还能优化用户体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全贴合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触屏设备向更薄、更轻、性能更优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