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老中医教你煎中药的正确方法,这个步骤让药效更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老中医教你煎中药的正确方法,这个步骤让药效更佳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119/08/7022623_1144881304.shtml

中药煎煮是一门精细的技术活,正确的煎煮方法能够充分发挥中药的药效。本文将从用水、加水量、煎煮顺序、火候时间以及药量浓度等方面,详细介绍煎中药的正确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利用中药进行调理和治疗。

1. 用水

在煎药时,水的选择不容忽视。传统中医方书中提到,不同的方剂可能需要使用清浆水、甘澜水、泉水等不同类型的水来煎药,每种水都有其独特的用意。现代煎药时,通常使用自来水、井水或泉水,只要水质洁净即可。如果担心自来水中的残余氯,可以将水放置数小时后再使用。需要注意的是,不可用热水浸泡中药,因为这会在药的表面形成一层膜,影响有效成分的析出。

2. 加多少水

一般来说,头煎的水量以没过药面二横指或手掌约3厘米为宜。实际操作时,需要根据药材的质地、剂量、效用,以及服用者的病情、年龄、体质等因素酌情增减。对于吸水性弱的矿物、贝壳类药材及芳香解表剂,不宜多加水;对于吸水性较强的药材及植物花、叶类,则应适量多加些水;对于质地坚硬黏稠、需要久煎的药材及滋补调理药剂,必须多添加水量。

第二煎因免去了头煎药材吸水量的部分用水,因此,二煎水的添加量通常只要浸没药材即可。煎药时不宜频频加水,这不利于药物的分解。若药物吸水膨胀,水被吸尽,可酌情加点开水。

3. 药物的煎煮顺序

拿到方剂后,首先要看有没有特殊药。凡注明“先煎”的药物,多是矿物、动物、贝壳或坚硬药物,这些药物有效成分难以煎出,需要先煎1015分钟后再放入群药。“后下”药属于清热解表药,含有挥发性成分或组织疏松的药物,不宜久煎,应在群药将要煎好时放入再煎510分钟。“布包煎”的药大多是含有黏性成分或粉末药物,以免糊锅底,有绒毛的药物容易刺激咽喉,如旋覆花。“熔化”(烊化)药物则用煎好汤药溶解内服。“冲服”是用煎好的汤药送服或用温水冲服。

4. 火候及时间

一般先用武火(急火)煮沸后文火(慢火)保持煮沸状态,直至达到煎药要求。每付药一般煎2次,时间依药物属性决定:

  • 轻辛发散药:此类药物大多为治疗外感病的发汗解表药,多系花、叶、全草等,其性轻扬发散,味芳香,含挥发油较多,故煎药时间要短,因此煎煮时间头煎从沸后再煎10分钟左右,二煮沸后5分钟左右。

  • 滋补调理药:此类药物大多为调补人体气血阴阳滋补药,含有大量营养物质,故煎药的时间最长,头煎从沸后再煮30分钟甚至60分钟,二煎煮沸后20~30分钟。

  • 一般药物:头煎煮沸后再煎1520分钟,二煎煮沸后1015分钟。滤取药汁要趁药液未冷时过滤最佳,用两层干净的纱布蒙在碗上,再进行滤药可保证药液清澄。

5. 药量及浓度

煎中药时,药液应保持一定的“量”。一般而言,中药的煎出量应保持在400~500毫升之间。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以为中药煎得越浓效果越好,但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实际上,煎中药是中药饮片中的有效成分不断释放、溶解的过程,当中药饮片中与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浓度平衡后,这一过程就停止了。再连续不断地煎,不仅不会使药物内的有效成分继续析出溶解,反而令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因不断蒸发而减少,甚至使有效成分在长时间的高温中遭到破坏,导致药效降低。其次,过分浓缩的药汁又会加重苦味,给患者服药带来困难,服药后会产生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6. 药渣的再利用

在家里煎好的汤药,常会出现絮状沉淀物,其实这既不是渣,也不是清汤,而是发挥药力的一层药液。喝前可以摇一摇,将这一层絮状沉淀物摇匀服用。此外,药渣也可以再用,把煎到第三遍准备扔掉的药渣再放些水,煎十几分钟之后,把药汤倒出,用这药汤泡下一服中药,这样做不但更容易把药味泡出来,而且可以更好地发挥药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