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麻糕:百年传承中的香酥美味
常州大麻糕:百年传承中的香酥美味
“常州大麻糕,一出炉就香飘十里,咬一口酥脆掉渣,甜而不腻,咸香适口,是老常州人记忆中最熟悉的味道。”
从长乐茶社到省级非遗:大麻糕的百年传奇
大麻糕的故事,要从清朝咸丰年间说起。那时,在常州城内仁育桥畔的长乐茶社里,一位名叫王长生的点心师傅正在潜心研制一款新点心。经过反复试验,他终于创制出这款色泽金黄、香脆可口的大麻糕。从此,这道美味开始在常州城内流传开来。
时光荏苒,大麻糕的美味经久不衰。上世纪60年代,它被收录进《中国小吃谱》;1983年,被评为“江苏省名特食品”;2006年,“西职牌”大麻糕更是荣获“江苏名点”称号。2011年,常州大麻糕制作技艺成功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常州文化的一张金名片。
精工细作:大麻糕的制作技艺
大麻糕之所以能成为常州的招牌美食,离不开其独特的制作工艺。从选料到成品,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
首先,面团的制作至关重要。选用优质面粉,经过精细的和面、发面工序,确保面团柔软而有韧性。接着是油酥的制作,选用上等猪油与面粉按特定比例混合,反复揉搓至均匀。馅料的配制同样讲究,甜馅选用优质白糖、猪油、桂花等,咸馅则用精盐、葱花、椒盐等调味。最后,将面团包入馅料,擀成椭圆形,撒上白芝麻,放入烤箱烘烤至金黄酥脆。
整个制作过程环环相扣,时间、温度、用量的控制都十分严格,稍有不慎就会影响最终的口感。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才造就了大麻糕的独特风味。
一座城的记忆:大麻糕的文化内涵
对于常州人来说,大麻糕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与情感。
在老常州人的记忆中,大麻糕是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的必备佳品。无论是春节的团圆饭,还是中秋的赏月夜,一盒大麻糕总能为节日增添一份喜庆。它也是孩子们最爱的零食,放学路上买一块,边走边吃,满嘴留香。对于离乡的游子而言,大麻糕更是家乡的味道,一口下去,仿佛又回到了熟悉的街头巷尾。
与时俱进:大麻糕的现代传承
进入新时代,大麻糕并没有被历史的尘埃所掩埋,反而焕发出新的生机。在常州的非遗文旅融合活动中,大麻糕作为代表性非遗美食进行展示,吸引着八方来客。各大年货大集上,大麻糕更是不可或缺的明星产品,通过直播带货等现代营销方式,销往全国各地。
为了适应现代人的口味和健康需求,一些大麻糕制作坊还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开发出低糖、全麦等新品种,让这份传统美味得以延续。
从长乐茶社到省级非遗,从传统工艺到现代创新,常州大麻糕用它的香酥与甜蜜,讲述着一座城的百年故事。如今,它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份乡愁,一种文化,一张名片,向世人展示着常州的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