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十五,为啥叫“中秋”?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46:0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农历八月十五,为啥叫“中秋”?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首诗说的是哪一个节日?答案是:中秋节。
这首诗的作者为唐代诗人王建。品读此诗,仿若一幅“中秋望月图”跃然纸上,意境优美,含蕴丰富,韵味无穷,思深情长。
何为“中秋”?
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秋》中解释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七、八、九三月是秋季,旧时分别称孟秋、仲秋和季秋,合称“三秋”。八月十五日,三秋正好过半,所以称为“中秋”。
中秋节的起源
天上月圆,人间团圆。每到中秋节,一家人围坐聚餐,分食月饼,其乐融融。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究竟始于何时?
历史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澍伟认为,“中秋”一词或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周礼》中就有“中秋,献良裘,王乃行羽物”的记载,意思是说,仲秋八月,司裘之臣以良裘献给君王,君王则以鸟羽赐群臣。另据《礼记》:“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意思是说,祭祀太阳是在仲春(农历二月)的早晨,祭祀月亮是在仲秋(农历八月)的晚上。
不过那时的中秋,还只是个时间概念,并无节日之意。到了魏晋时期,登楼临轩,酌酒赏月,逐渐成为习俗。直至唐代初年,中秋才开始成为约定俗成的重要节日。
宋代,中秋扩展成全民性庆典。水果上市,螃蟹新出,佳酿开坛,百姓饮酒赏月,不亦乐乎。路边商铺通宵营业,儿童彻夜嬉戏玩耍。
中秋文化内涵
“千百年来,从祭月到牵挂思念、祈求团圆,中秋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2008年国务院将中秋节定为法定节假日,让人们有更多时间品味中秋,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优秀民俗。”
本文原文来自新华社
热门推荐
最强NBA开包需谨慎!解析背后的游戏心理与策略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五大奇穴
省实验中学VS太原五中:谁是山西教育界的“王者”
微信刷脸支付安全吗?最新安全事件引发关注
双十一物流企业的高效团队打造秘籍
双十一物流高峰:如何保障快递小哥健康?
如何提高摩托车性能并确保行车安全?摩托车性能提升的关键点是什么?
八零后:养老金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李静&汇丰中国教你养老金理财秘籍
养老金三支柱:你了解多少?
养老金计算器:科学规划你的退休生活
养护心脏,应该这么吃
《狼》中的停顿艺术:从朗读到叙事的精妙掌控
《狼》停顿艺术:古文朗读新潮流
掌握朗读停顿,读懂蒲松龄《狼》
思考能力的提升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开始
侯宗原国学易经的心理学
文员面试必备:掌握语言表达的艺术
面试文员必看!最新面试技巧大揭秘
成语“魑魅魍魉”原本是指几种妖怪?
实时热点识别与情感分析:舆情系统的多维应用
最新研究揭示 AI 数据之殇:科技巨头垄断权力,「西方中心」数据加剧模型偏见
《狼》中古文代词用法揭秘:从“其”字说起
刘立强医生教你摔伤急救小妙招
骨科专家详解:摔伤后的正确处理步骤
《哪吒2》16字回应票房登顶!你会用屏摄来满足分享欲吗?
舞剧《洪湖水浪打浪》:经典再现,新意满满!
《洪湖水浪打浪》:影视作品中的红色经典
张也再唱《洪湖水浪打浪》:经典传承中的艺术创新
上海市同仁医院袁萍主任:针灸疗法在现代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