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国产高端传感器打破国外垄断,多项关键技术实现突破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15:3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国产高端传感器打破国外垄断,多项关键技术实现突破

“传感器是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连接的桥梁,已成为信息化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尤政近日表示,高端传感器技术是科技强国的基石,也是我国亟需突破的核心“卡脖子”技术。

我国高端传感器发展现状与挑战

传感器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国防安全等多个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据统计,全球传感器市场主要由国外龙头企业主导,我国中高端传感器大部分依赖进口。以长沙松诺盟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专注于高性能纳米薄膜传感器研发制造技术攻坚,成功突破多项核心技术瓶颈,实现纳米薄膜传感器国产化替代。该公司研发的高性能纳米薄膜小体积高温压力变送器、超高纯压力变送器、扭矩传感器等系列产品,为多家知名企业解决了核心传感器国产化难题。

技术突破: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近期,我国在高端传感器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在工业领域,松诺盟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工业级高性能纳米薄膜应变式压力变送器运用新型纳米薄膜材料、原子薄膜制备工艺以及创新结构设计,具备精度高、可靠性强、长期稳定性优、工作温度范围宽且耐恶劣环境等优良性能,可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半导体光伏、火力核电等领域。

在海洋观测领域,厦门市敬微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基于MEMS工艺技术研制的CYH1454606型深海用压力传感器成功完成千米海试,各项指标比肩业界通用的进口传感器,实现卡脖子技术重大突破。这一创新的突破,展现了敬微精密团队的卓越实力,也展现了他们对高端MEMS传感器的执着追求。

“十五五”展望:智能传感器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十五五”时期,中国智能传感器产业将保持中游制造优势,并在上游材料、设备及配套软硬件方面有所突破,不断迈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预计到2025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2779亿元,占据全球市场的四成以上。未来,智能传感器将朝着微型化、集成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力量。

从“追赶者”到“领跑者”:我国传感器产业的未来之路

要成为传感器强国,我国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关注“产教融合”,加强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深度关联融合,培养高端人才,推动技术创新。二是强化协同创新,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用户、金融机构等各个创新要素,实现传感器全行业的高效运行和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加大示范应用,围绕国家重大工程任务、重要战略装备以及社会经济生活需求,有组织地开展创新,推动产业集聚,形成传感器产业的生态链。

“传感器作为信息化社会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高端传感器这一‘卡脖子’技术,我国需要加大投入,加强创新,推动传感器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科技强国目标贡献力量。”尤政院士如是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