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模傅小云和刘斌:用医术创造奇迹,以精神引领未来
全国劳模傅小云和刘斌:用医术创造奇迹,以精神引领未来
全国劳动模范傅小云和刘斌,一个在基层医院开创重症医学新篇,一个在心血管领域推动救治体系革新,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劳模精神在医学领域的生动实践。
傅小云:让重症医学在基层生根发芽
傅小云是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也是一位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医学专家。2015年,他主动请缨到贵州省三都县人民医院帮扶。当时的三都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几乎是一片空白,仅有3名医生和少量设备。
面对这样的情况,傅小云没有退缩。他从最基础的培训开始,手把手教当地医生掌握重症医学的基本技能。在他的带领下,科室陆续开展了首例床旁血液净化治疗、首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首例床旁支气管镜检查等新技术。这些“第一次”不仅填补了医院的技术空白,更为当地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经过几年的努力,三都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从最初的3人发展到30多人,成为医院的重点科室。傅小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劳模精神,为基层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斌:开创胸痛救治的“吉林模式”
如果说傅小云是在基层医疗领域创造奇迹,那么刘斌则在心血管疾病救治领域开创了新模式。作为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病中心主任,刘斌在心血管介入治疗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他不仅个人技术精湛,更致力于推动整个吉林省心血管疾病救治体系的建设。
2015年,在刘斌的推动下,吉林省胸痛中心联盟成立。这一创新性举措旨在整合全省医疗资源,建立快速高效的胸痛救治网络。在联盟的推动下,吉林省各级医院纷纷建立胸痛中心,实现了从院前急救到院内治疗的无缝衔接。
据统计,胸痛中心联盟成立后,吉林省急性心梗患者的平均救治时间缩短了近一半,死亡率显著下降。这一成果得到了国家卫健委的高度认可,被誉为胸痛救治的“吉林模式”。
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傅小云和刘斌不仅享受到了国家给予的荣誉和待遇,更重要的是,他们将这份荣誉转化为推动医疗事业发展的动力。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劳模精神与医学创新相结合,能够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无数医务工作者,也为人民群众带来了更好的医疗服务。在全国劳模精神的引领下,相信会有更多的“医学奇迹”在中华大地上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