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心化到去中心化: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演变与挑战
从中心化到去中心化: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演变与挑战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是金融体系稳定运行的基石。从早期的支付系统到现代的证券交易和结算系统,其发展历程反映了市场效率与金融安全之间的博弈。本文将探讨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历史演变、当前监管趋势以及金融科技带来的未来挑战。
一、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中心化之历史:“成本——效益”考量下的市场诱致性变迁
在2008年次贷危机之前,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发展主要由市场驱动,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为目标。以支付系统为例,早期的“现金清算”方式因成本高昂而逐渐被“记账清算”模式取代。钱庄票据作为支付媒介,将现金清算转变为记账清算,通过银行进行资金清算,降低了交易成本。随着银行数量的增加,跨行支付需求催生了清算所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支付效率和安全性。
证券交易和清算系统的“中心化”过程与支付系统类似,都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效率。证券交易所的出现为买卖双方提供了集中交易的平台,而证券托管和清算机构则通过集中托管和过户方式提高了交收效率和安全性。
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中心化之现状:“金融稳定”诉求下的强制性变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发展路径发生了重大转变。监管机构开始强调金融安全,推动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强制性中心化”。以美国《多德·弗兰克法案》和欧盟《场外衍生品准则》为代表,主要金融市场纷纷加强对场外衍生品交易的监管,要求标准化衍生品交易通过中央对手方进行结算。
国际支付结算体系委员会(CPSS)和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发布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FMI原则)成为全球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监管的重要参考。中国也积极借鉴国际经验,推动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和集中化。
三、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之未来:金融科技变革带来的“分散化”挑战
随着区块链、数字货币等金融科技的发展,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正面临新的挑战。金融科技的去中心化特性可能削弱传统中心化系统的主导地位,带来更高效、透明的交易方式。但同时,这也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保障金融安全的同时促进技术创新,成为监管机构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本文原文来自《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作者郑彧,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