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长安月夜下的思妇深情与和平期盼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45:4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长安月夜下的思妇深情与和平期盼

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期盼的边塞诗。诗中通过描绘长安秋夜的景象,表达了思妇对远征边疆的良人的深深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民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诗作原文如下: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首句“长安一片月”,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夜长安的月景图。皎洁的月光照耀着整个长安城,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凄清的氛围。紧接着,“万户捣衣声”一句,将这种静谧打破,引入了人间的烟火气。捣衣声此起彼伏,响彻夜空,这是思妇们在为远征的良人准备寒衣的声音。这两句一静一动,相互映衬,形象地描绘出了长安秋夜的景象。

接下来,“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两句,进一步抒发了思妇们的深情。秋风萧瑟,吹不散思妇们对玉门关外良人的无尽思念。这里的“玉关情”,既指思妇们对良人的个人情感,也暗含了当时人民对边疆战士的关怀和对和平的期盼。

最后两句“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则是全诗的高潮和核心。诗人直抒胸臆,发出强烈的呼喊:何时才能平定胡虏,让良人停止远征,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这既表达了思妇们的殷切期盼,也反映了当时人民对战争和和平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当时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频繁,许多男子被迫应征入伍,远离家乡和亲人。李白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人民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

明代诗人胡应麟在《诗薮》中赞道:“太白《子夜吴歌》四章,格法承前启后,有长歌之悲壮,而节奏弥觉紧叶。”的确,李白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民歌体裁,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紧凑的节奏,表达出了深沉而复杂的情感。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讨论这首诗,我们可以设计以下两道题目:

选择题:
《子夜吴歌·秋歌》中,“秋风吹不尽”的下一句是什么?
A. 长安一片月
B. 万户捣衣声
C. 总是玉关情
D. 何日平胡虏

解析题:
请结合《子夜吴歌·秋歌》的内容和写作背景,分析这首诗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并谈谈你对这些思想感情的理解。

总的来说,《子夜吴歌·秋歌》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边塞诗。通过赏析这首诗,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思妇们对远征良人的无尽思念和殷切期盼,也可以体会到当时人民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这种深情和期盼穿越时空,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