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些症状要注意脑血管阻塞
有这些症状要注意脑血管阻塞
据报道,脑梗塞的死亡率高达70%,已成为我国主要死因之一,即使接受高级治疗的患者也可能留下偏瘫等后遗症。因此,积极预防脑梗的发生至关重要。
1、头痛
夜间活动减少,血液粘稠度增加,更容易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当脑血管出现阻塞时,会引发持续性头痛,导致难以入睡。
2、手脚麻木
睡眠时频繁出现手脚麻木,尤其是单侧性的,需要提高警惕。脑血管阻塞和脑供血不足会影响感觉性股皮层脊髓传导束,导致肢体末端症状更为明显。
患者还可能出现突然拿不住东西、手握物品突然掉落等症状。
3、单侧流口水
睡觉时经常不自觉地流口水,要警惕脑血管阻塞。脑缺血和缺氧会影响两侧皮质脑干束,造成舌下功能障碍,使患者出现单侧流口水、嘴角歪斜、眼角闭合不畅等症状。
在动脉硬化和脑缺血、缺氧严重时,病人也会频繁打哈欠,应及时就医。
4、手脚冰冷
手作为肢体末端,一旦脑血管阻塞,就会导致供血不足,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
夜间若出现这种现象,应立即加盖棉被保暖,若无法缓解,需及时就医。
如何有效控制脑血管堵塞?
血压控制
在脑梗塞患者中,近一半临床表现为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壁脂质堆积,加速动脉硬化。因此,建议血压偏高的人群,注意监测血压,按时服用降压药,积极控制血压。
戒烟戒酒
吸烟和饮酒是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严重血管收缩,引发血管疾病。此外,饮酒直接刺激脑神经,增加心脏负担,影响血压和血脂稳定,增加脑梗死的发生率。因此,预防脑梗死,生活中应做到远离烟酒。
管理情绪
人在烦躁、生气、悲伤等情绪波动时,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会增加,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引发内分泌紊乱,容易诱发脑梗。建议定期外出游玩,多参与轻松愉快的社交活动,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多与他人交流,这些都有助于保持情绪稳定。
现代年轻人普遍存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但熬夜会使身体处于紧张状态,兴奋交感神经,增加血管紧张度,长期可能导致动脉硬化,增加脑梗死的风险。因此,建议晚上11点前睡觉,最好能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