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手麻脚麻或是糖尿病、脑梗等病先兆
当心!手麻脚麻或是糖尿病、脑梗等病先兆
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老年人开始频繁感受到手麻、脚麻等麻木现象。清晨起床时,手指仿佛被针扎般酸痛;晚上休息时,双脚好似踩在棉花上,麻得让人不安。虽然这种麻木感并不疼痛,但却影响了生活的质量。然而,这些看似平常的麻木感,可能暗藏风险,是身体发出的重要预警信号。
手麻脚麻,可能是这些病在敲门
手麻脚麻看似平常,却可能暗藏风险。研究表明,手麻脚麻是多种疾病的预警信号,包括糖尿病神经病变、颈椎病、脑梗死等。及时关注这些症状,有助于预防严重疾病的发生。
糖尿病神经病变:最常见却易忽视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导致手麻脚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据台湾奇美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黄至诚介绍,糖尿病患者中约有25%会出现多发性神经病变,表现为四肢末端的麻木感。初期可能仅有轻微的感觉功能减退,但随着病情发展,会逐渐出现疼痛、灼热感甚至肌肉无力等症状。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患者是在出现足部感觉迟钝、伤口愈合不良时才发现病情,因此定期检查至关重要。
颈椎病:高发于中老年人群
颈椎病是导致手麻的另一大原因,尤其是神经根型颈椎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孙铁铮指出,颈椎退化、骨质增生等会导致脊柱变形、椎间孔狭窄,进而压迫颈神经根。具体来说,不同神经根受压会引起不同的手指麻木:
- 压迫第6颈神经根:大拇指麻木
- 压迫第7颈神经根:食指、中指、无名指麻木
- 压迫第8颈神经根:小指麻木
严重的颈椎退化还可能导致颈脊髓病变,出现双下肢麻木、行走困难等症状。通过颈椎X光片可以确诊,治疗方法包括理疗、牵引和药物治疗等。
脑梗死:最危险的预警信号
单侧肢体麻木,尤其是伴有头痛、头晕、视力模糊等症状时,可能是脑梗的预警信号。北京青年报客户端报道指出,这种麻木通常急性发作,需要立即就医。脑梗引起的肢体麻木在中老年人群中高发,尤其是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的人群。
腰椎病:不容忽视的诱因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等腰椎疾病也会引起手脚麻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孙铁铮表示,这类疾病导致的麻木通常呈分散性,同时可能伴有疼痛、行走不便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大小便功能,需要及时到腰椎专科就诊。
如何识别这些预警信号?
不同类型的麻木感可能暗示着不同的疾病。北京青年报客户端总结了以下几种需要特别警惕的麻木类型:
- 单侧麻木:如果麻木仅出现在身体一侧,而另一侧完全正常,同时伴有头痛头晕、视野模糊等症状,可能是脑梗的征兆。
- 对称性麻木:如果四肢末端出现手套袜套样的麻木区域,且两侧对称,可能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表现。
- 持续性麻木:如果麻木感持续存在,且伴有疼痛,难以缓解,需要警惕体内可能存在的恶性肿瘤。
- 单手麻木:经常出现单手麻木,可能是颈椎病的信号。
- 四肢分散麻木:如果上肢和腿部同时出现分散性的麻木,可能是腰椎疾病引起的。
- 手脚发凉麻木:如果伴有发凉感,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表现。
- 手指麻无力:如果伴有肌肉萎缩、握力下降,可能是腕管综合征。
科学应对,预防胜于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药物治疗
- 糖尿病神经病变:通过控制血糖,使用维生素B12、止痛剂等药物缓解症状。
- 颈椎病:采用理疗、牵引和药物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
- 腰椎病:通过物理康复治疗,使用非甾体类药物、甲钴胺等,严重时考虑手术。
物理治疗
- 腰椎神经受累:通过物理康复治疗,如低能激光、红外线照射等。
- 颈椎病:采用理疗、牵引等方法。
- 手麻:通过按摩曲池穴、足三里等穴位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例,如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日常预防
- 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促进气血运行。
- 保持良好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固定姿势工作。
- 控制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的关键。
- 合理饮食:均衡摄入营养,补充维生素B群。
- 定期检查: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手麻脚麻虽然看似平常,但背后可能暗藏风险。及时关注这些症状,有助于预防严重疾病的发生。如果发现应及时就医,采取科学的治疗手段,才能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