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程师到销售主管:一个技术驱动业务的转岗成功故事
从工程师到销售主管:一个技术驱动业务的转岗成功故事
在职场中,转岗常常被视为职业发展的新起点。如何在转岗后快速适应新环境,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职业突破?本文通过大明国际员工项燕龙的成功案例,分享了他在转岗过程中的心得与经验。
从工程师到销售主管:一次成功的转岗经历
项燕龙于2016年加入大明国际,担任集团市场开发部项目工程师。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和对业务开发的兴趣日益浓厚,他在2020年集团部门调整之际,成功转岗到集团深加工业务部担任班组长。近四年来,他不仅具备了熟练的深加工业务开发和横向部门组织协调能力,还升任销售主管,接连荣获集团“优秀员工”、“大明优秀青年”与“集团协同优秀项目奖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转岗背后的勇气与决心
转岗不仅需要经验和实力等专业方面的底气,更需要勇气“加持”。项燕龙表示:“开始只是羡慕业务同事冲在一线的自由和拼搏荣耀,当有了专业底蕴后,我便想着自己还年轻,要逃离舒适区,发挥技术优势转岗突破自我,家人也蛮支持的。”
技术驱动业务开发
在部门分享会上,他坦诚地向同事传授技术驱动的开发经验,帮助同事梳理误区,“不要认为大明什么订单都接,要知己知彼,即深入了解客户的诉求和大明的服务优势,并结合技术型销售特点,想方设法去开拓更有附加值的项目性订单”。
项燕龙拜访客户
此前服务的某知名核电企业烟囱锥形板预制加工项目,客户仅发来一张草图,要求边部不能有直边段且四边都打坡口,常规的折弯后上铣床加工方案需做工装且加工费很高。而大明靖江加工中心正好上新了火焰切割坡口设备(翻朋友圈看到),为此大明提报的“预折弯+火焰坡口机切割”工艺方案和报价让客户非常满意,运输时还联动嘉兴加工中心设计了专用的运输铁架,帮助节省了物流成本。
“高品质、优成本的“一站式”服务,不仅获得了客户的‘合格供应商’认可,还陆续与大明合作了切割、刨边、折弯等加工服务,目前双方新的战略合作也在有序推进”。—项燕龙
“我们做业务,不仅要充分了解客户的诉求、痛点,更要善于运用大明在丰富材料、先进设备、创新工艺、区域化服务等方面的优势,知己知彼,才能为客户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他在分享会上坦诚地分享着个人心得。
沟通技巧:善用资源,找对人
此前服务的国内新能源行业知名企业,曾发来6款匣钵加工询价,针对主要技术难点,他积极与大明精工技术人员对接方案,并与客户沟通确认调整产品厚度,成功打造了第一件样品,之后又机缘巧合地托同事的客户资源关系,顺利解决了原料问题。
项燕龙陪客户查看项目进度并参观大明车间
最终经过各种专业测试,匣钵各项数据均满足要求,客户表示非常满意,并联系打样了2次不同型号。双方也在6月份便签订了5400套批量订单合作。
短短两个月,从前期验厂到样品验收等环节都很顺利,他表示非常感谢客户的研发和工艺人员在“前线”对接,并直言“找对人,事半功倍”。目前,双方的批量镍盒合作订单进展得非常顺利,二期项目的合作量也有了更大的提升。
生活中的他:热爱生活,努力拼搏
“成功不是必然的,但努力是必须的。生活,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项燕龙
“加入大明,也爱上了无锡这个城”。他毫不掩饰地说“来大明以及转岗,我从不后悔,会继续拼搏,迎接更大的挑战”。生活中的他,也是认真在过每一天。他视天王巨星华仔为偶像,日常喜欢哼唱他的经典歌曲,工作之余还会到户外游玩、跑马拉松、做马拉松志愿者……
项燕龙与部门同事在2024锡马志愿站点
今年的锡马,海外客户就又一次点赞了他的“陪跑”服务,贴心引导和热心介绍尽显大明人的专业范儿。当看到身穿大明跑服的客户经过志愿站点时,他的自豪感、荣誉感也是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