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CRISPR技术破解基因突变之谜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42:1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CRISPR技术破解基因突变之谜

2025年1月,德国马尔堡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成果:他们利用CRISPR介导的同源定向修复技术,成功构建了9225种TP53基因变异,覆盖了94.5%的癌症相关错义突变。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个别突变对肿瘤细胞适应性的影响,还为遗传咨询和个性化癌症治疗提供了重要见解。

CRISPR技术,全称为“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是近年来最热门的基因编辑工具。其核心原理是利用一段序列特异性向导RNA分子引导核酸内切酶到靶点处,完成基因组的编辑。目前应用最广泛的CRISPR基因编辑系统是CRISPR/Cas9,源自酿脓链球菌。该系统通过crRNA(CRISPR-derived RNA)与tracrRNA(trans-activating RNA)结合形成复合物,引导Cas9蛋白在与crRNA配对的序列靶位点处剪切双链DNA,实现对基因组DNA序列的编辑。

近年来,科学家们不断开发优化Cas核酸酶,包括CRISPR-Cas12b、CRISPR-Cas12n、CRISPR-Cas12f1、CRISPR-Cas14a、CRISPR-CasF、CRISPR-CasΦ等,促进了基因组的高效、精准编辑。例如,新型超紧凑型基因编辑系统CRISPR-CasΦ体积仅为CRISPR-Cas9的一半,可更广泛地靶标识别DNA序列;首次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RNA引导的DNA核酸酶——Fanzor,相比CRISPR-Cas系统更紧凑,更容易递送到细胞和组织中。

CRISPR技术在基因突变研究中展现出巨大潜力。通过深度CRISPR诱变技术,研究人员能够精确分析基因突变的功能多样性。例如,在TP53基因研究中,CRISPR技术帮助科学家揭示了即使是细微的功能丧失表型,并确定了有前景的突变体用于药理学重激活。此外,研究人员还揭示了剪接改变和无义介导的信使RNA降解在突变驱动的TP53功能失常中的作用。

在疾病治疗方面,CRISPR技术为一些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自2016年全球首个CRISPR技术的人体临床试验在中国启动以来,基于CRISPR系统的基因疗法迅速发展,在肿瘤、遗传性疾病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首次在人体进行的新型溶瘤疱疹病毒CAN-3110治疗复发性胶质瘤的1期临床试验结果良好,双内含子靶向CRISPR-Cas9治疗方法为白血病治疗带来希望。

然而,CRISPR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伦理和安全担忧。基因编辑技术的广泛应用可能带来不可预见的后果,特别是在人类胚胎编辑方面,需要严格遵守伦理准则,确保技术向善发展。因此,在推进CRISPR技术发展的同时,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确保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在基因编辑工具的优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博德研究所利用快速局部敏感哈希聚类算法(FLSHclust)发现了188种新型CRISPR系统,并对其中4个系统进行详细表征,发现其可用来编辑哺乳动物细胞,且脱靶效应比CRISPR-Cas9系统要少。Profluent公司推出了OpenCRISPRTM计划,发布了世界首个开源的人工智能生成基因编辑器——OpenCRISPR-1,并进行了首次成功的人类基因组精确编辑。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建立了基于三级结构的高通量蛋白聚类方法,实现了脱氨酶功能结构的深入挖掘,突破了现有脱氨酶的应用瓶颈。

CRISPR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基因组编辑领域的发展,为破解基因突变之谜提供了强大的工具。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伦理规范的完善,CRISPR技术有望在遗传咨询、个性化治疗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健康事业带来新的突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