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南京现壮观“蟹潮”:中华绒螯蟹回归见证长江生态改善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52:2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南京现壮观“蟹潮”:中华绒螯蟹回归见证长江生态改善

2024年3月,南京外秦淮河畔上演了一场罕见的自然奇观:数以万计的中华绒螯蟹幼苗在三汊河河口闸附近聚集,试图翻越闸口完成洄游。这一幕不仅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围观,更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长江生态保护的关注和热议。

01

从“蟹潮”看生态变迁

中华绒螯蟹,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大闸蟹,每年春季都会从长江口溯流而上,回到淡水湖泊和河流繁衍生息。然而,由于过度捕捞和水质污染,自上世纪80年代起,长江口的中华绒螯蟹野生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几乎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

近年来,随着长江大保护战略的实施,特别是2020年开始的十年禁渔政策,长江生态系统的恢复效果显著。中华绒螯蟹种群数量的回升,正是这一生态改善的有力佐证。

“中华绒螯蟹对水质条件非常挑剔,只有在良好的水环境中才能生存和繁衍。”南京师范大学孙红英教授解释道,“今年如此大规模的幼蟹聚集,说明秦淮河的水质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标准。”

02

一座闸门的生态智慧

三汊河河口闸是秦淮河综合整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防洪、排涝和生态调节的多重功能。这座采用弯月拱形设计的闸门,不仅美观,更蕴含着生态智慧。

“闸门的设计充分考虑了水生生物的洄游需求,”南京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我们通过科学调度,尽可能为鱼类和螃蟹等生物提供便利。”

03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面对突如其来的“蟹潮”,南京市迅速行动起来。市农业农村局、水务局等部门组织专家研究保护措施,三汊河河口闸管理处工作人员连夜搭建临时“蟹梯”,帮助幼蟹顺利通过闸口。

“我们使用麻布制作‘蟹梯’,因为麻布表面粗糙,便于幼蟹攀爬。”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同时,我们还设置了隔离护栏,防止市民过度靠近,确保安全。”

这一幕幕暖心的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正如三汊河社区书记梁学银所说:“通过此次活动,居民们不仅了解了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更看到了水环境保护的成果。很多人已经开始为长江大保护这个功在千秋的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04

从水利工程到旅游新热点

如今的三汊河河口闸,不仅是一座功能强大的水利工程,更成为南京新的旅游打卡地。这里的人造瀑布景观,与周围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

“我们在这里既能欣赏美丽的瀑布,又能近距离观察野生动植物,还能学习到很多环保知识。”一位带着孩子前来游玩的市民说,“这真是一次寓教于乐的体验。”

三汊河河口闸的成功,是南京乃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它向世人展示了,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人类完全可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