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脆爽酸甜辣五味俱全,芥末墩儿里的老北京年味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09:3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脆爽酸甜辣五味俱全,芥末墩儿里的老北京年味

春节一到,一家人便可以团圆在一起,辞旧迎新,温馨而热闹。而最令人翘首以盼的,便是心中那份独特的“年味儿”。北京春节特色吃食有哪些?又有哪些文化味儿在里面?

这期说说→ 芥末墩儿
↓ ↓ ↓

要说当下北京最多见、最便宜、最接地气的蔬菜,必然是大白菜。老一辈北京人认定,什么季节吃什么,正所谓“吃节气”。寒冬里,缺了这一口冲鼻子辣的芥末墩儿,那还能叫冬天?那还能叫北京的冬天?


芥末墩就是用芥末堆起来的矮胖的白菜
图源:北京最生活


成熟后的芥菜籽就是制作黄芥末的原材料

芥末墩儿是北京冬季传统凉菜之一,也是年夜饭里的必备菜品,堪称凉菜里的“首席”。百余年来,老北京风味小吃消失了不少,芥末墩儿却保存了下来。这和它的主要原料——大白菜和黄芥末的平价易得不无关系。白菜这种茎叶类菜存一个冬天仍可水灵灵,纤维素极为丰富,所以理所当然地成为北方人过冬的当家菜。黄芥末作为调料更是价格便宜,简单易求。



老照片 北京BEIJING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前,许多蔬菜不能应季上市,尤其是冬天,因此在北方地区生活的人们一到冬季就要储存大白菜。每年11月,满载大白菜的卡车开进并不宽敞的街巷中,居民不分老幼以家庭为单位搬运白菜,那热闹的场面一点儿不比逛庙会差。而变着花样把白菜做出彩,体现着北京人的好手艺和巧心思。

北京人年夜饭要吃芥末墩儿是有原因的,一是冬天的白菜肉嫩汁甜,一是过节吃了太多油腻,芥末墩儿清爽、利口。老北京人喜欢把做好的芥末墩儿存在带盖子的瓦罐或者盖着“棉被”的深瓦盆里放在户外,让冬日的严寒把它彻底冻透了。吃时用干净筷子逐个夹出来,放在小碟内,再倒些原汤渍着,吃一口,辣得涕泗横流,但又周身通泰。细品,辣中还透着酸、甜、脆、香,简直五味俱全。

芥末墩儿与豆汁儿、麻豆腐一起,组成北京人味觉上的狂欢,那种说不清道不明又特别复杂的味儿,让口腔里的每个细胞都活跃起来,仿佛自己被整个儿打开了,顿时通透。也正因此,芥末墩儿不仅是寻常百姓家的美食,也被不少文人雅士所推崇。

对芥末墩儿最情有独钟的是京味文化的代表人物老舍先生。作家汪曾祺曾感叹:“老舍家的芥末墩儿是我吃过的最好的芥末墩儿!”


老舍先生

老舍之子舒乙先生记录的芥末墩儿做法:“传统的做法是:将抱心的长得紧的瘦长型大白菜切成八分长的菜墩,放在漏勺上,用沸水浇三次,趁热码在瓷盆内,码满一层之后,撒上新鲜的芥末粉、白糖和上等米醋,如此循环,码满一盆为止,在盆外包上厚毯保温,在温暖处放置两天,取出可食。做出来的‘芥末墩儿’辣不辣、冲不冲鼻子,全在最后这一道‘捂’的工序上。这样炮制的芥末墩儿有五大特点:脆、爽、呛、酸甜、凉,还有解酒解腻通气之功能,绝对‘绿色’,在大鱼大肉的年菜之中肯定独树一帜,必然受欢迎。”

当下很多经营北京菜的餐馆酒楼,都推出了代表着北京地方美食特色的芥末墩儿,而这道菜的品质,据说也是考验厨师手艺的“试金石”之一。

品尝美食滋味,是向它所蕴含的文化靠拢的一种方式,也是一个人与一座城市会合的捷径。有人说北京的冬天冷冽萧索,那么请到北京人的餐桌边坐一坐,你会发现,仅仅一小碟芥末墩儿,就让门里的暖和门外的寒天然地融洽起来。


怎么样?要不要和小布一起试试,买一棵能“切墩儿”的大白菜,泼上一碗黄芥末,做一碟芥末墩儿?想象节日的厨房里,藉由一样简单的小菜而洋溢着北京独有的味道,这样的情景,只是想想,都那么美好。



爱北京,从关注北京发布开始~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