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音乐会等高分贝场所易伤听力,这些防护措施要记牢
专家提醒:音乐会等高分贝场所易伤听力,这些防护措施要记牢
参加完一场震耳欲聋的音乐会后,很多人可能会遇到耳朵嗡嗡作响的情况。这种现象其实是由于长时间暴露在巨大声响下造成的暂时性听力损失或耳鸣。那么,为什么音乐会后会出现耳鸣?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和保护自己的听力呢?
高分贝声音对听力的伤害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音乐会现场的音量到底有多大。根据相关研究,演唱会现场的分贝数通常在80到130分贝之间,对于一般的摇滚或流行音乐演唱会,分贝数一般在100到120之间。而长时间暴露在85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就可能对听力造成损害。
那么,高分贝声音是如何损伤我们的听力的呢?这要从耳朵的结构说起。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内耳中的耳蜗是听觉的主要部分,其中包含感受声音的感觉细胞——毛细胞。当振动通过中耳传递到内耳时,毛细胞会产生电信号,通过听神经传递到大脑,我们才能感知到声音。
然而,毛细胞非常脆弱,容易受到损伤。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研究发现,Pou4f3、Gfi1和Rbm24三个基因在维持毛细胞存活中起重要作用。当这些基因的表达受到影响时,毛细胞就会死亡,而毛细胞一旦受损,就无法再生,从而导致听力发生不可逆转的损伤。
如何预防听力损伤
既然高分贝声音对听力有如此大的危害,那么我们在享受音乐的同时,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呢?
使用耳塞:这是最直接有效的保护措施。专业的音乐耳塞可以降低音量而不影响音质,让你既能享受音乐,又不会损伤听力。
选择合适的位置:尽量不要站在音响附近,远离音源可以有效降低接收到的音量。
控制音量:如果使用耳机听音乐,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每次使用耳机不超过60分钟,当外界环境高于60分贝时,尽量不使用耳机。
定期休息:在嘈杂的环境中,每隔一段时间就到安静的地方休息一下,让耳朵得到恢复。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听力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和干预。
耳鸣后的应对方法
如果已经出现了耳鸣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立即远离噪音:一旦感到不适,应立即离开噪音环境,给耳朵一个安静的恢复环境。
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及时就医:如果耳鸣持续不退,或者伴有听力下降、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听力损伤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轻微的听力下降往往难以察觉,但一旦发现可能已经为时已晚。因此,保护听力,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每一次音乐会、每一次使用耳机开始,珍惜和保护我们的听力,让耳朵健康地陪伴我们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