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微信“百万保障”诈骗,六步提升支付安全
警惕微信“百万保障”诈骗,六步提升支付安全
近期高发!“百万保障”诈骗要当心
近日,一种新型诈骗手法正在蔓延,骗子利用微信支付的“百万保障”功能实施诈骗。陈先生就遭遇了这样的骗局:
陈先生接到某平台“客服”的电话,称其最近网购时,微信自动给张先生开启了为期5年的微信“百万保障”功能,如不取消,每年将收取2000元的费用。在对方引导下,陈先生打开微信查看,发现自己确实开通了微信支付“百万保障”服务,便相信了对方。而后,张先生咨询对方如何取消,并按照对方的要求下载了一个购物软件。对方要求陈先生在该购物软件上购买指定的商品,并且指定要求用微信付款。对方声称购买只是走个流程,不会真的发货,陈先生付的钱也会退回。这时候的陈先生已经完全掉入了对方编织的陷阱中,一步步按照对方指定的要求操作。最终,陈先生按照对方的要求购买了一块价值4万5千元的名贵手表,选择了对方指定的邮寄地址后成功付款。对方表示48小时后,陈先生所付款项会全额退回,“百万保障”功能也会关闭。没过多久,陈先生发现自己购买的商品已经成功发货,越想越不对劲,于是来到派出所报警。
实际上,“百万保障”是微信支付为用户免费提供的安全保障,不会自动扣费,也无法主动关闭。这种诈骗手法利用了用户对“百万保障”的不了解,通过冒充客服、偷换概念等方式实施诈骗。
微信支付常见安全风险
除了“百万保障”诈骗,微信支付还存在以下安全风险:
付款码诈骗:骗子利用收付款码切换的漏洞,诱导用户展示付款码后迅速盗刷。例如,有酒店工作人员在处理预订业务时,被骗子以“限额”为由诱使展示付款码,结果被刷走950元。
钓鱼链接诈骗:通过发送虚假链接,诱导用户输入支付密码等敏感信息。
木马病毒:通过恶意软件窃取用户支付信息。
如何守护你的微信支付安全?
设置支付密码
- 打开微信,进入“我”-“支付”-“钱包”-“支付管理”-“支付密码”。
- 设置一个包含数字、字母的复杂密码,避免使用生日、电话号码等容易被猜到的信息。
- 开启指纹或面部识别双重验证,增加安全性。
关闭免密支付
- 进入“我”-“支付”-“钱包”-“支付管理”-“自动扣款”。
- 查看并取消不必要的免密支付服务,只保留必要的订阅服务。
谨慎使用付款码
- 在展示付款码前,确保环境安全,避免在公共场合展示。
- 不要随意截图付款码发给他人。
- 将付款码设置为密码支付,避免使用免密支付。
开启安全功能
- 开启微信支付的安全锁功能,如“夜间保护”、“大额交易保护”等。
- 绑定常用设备,限制陌生设备登录。
定期检查交易记录
- 定期查看微信支付的交易记录,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 关注微信支付的官方通知,了解最新的安全提示。
提高安全意识
- 不要轻信陌生来电,特别是自称“客服”的电话。
- 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或下载不明软件。
- 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要轻易透露支付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真实案例警示
江阴警方曾发布一起典型付款码诈骗案例:酒店前台王女士在处理预订业务时,被骗子以“限额”为由诱使展示付款码,结果被刷走950元。这起案例提醒我们,即使是工作场景也要保持警惕,严格区分收款码和付款码的使用。
结语
微信支付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支付工具,其安全性至关重要。通过设置支付密码、关闭免密支付、谨慎使用付款码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账户安全。同时,提高安全意识,保持警惕,才能真正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