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搂十八杈”:一棵古柏的生态保护传奇
“九搂十八杈”:一棵古柏的生态保护传奇
在北京密云区新城子镇,有一棵被誉为“古柏王”的侧柏,它就是著名的“九搂十八杈”。这棵古树树龄已达3500年,树干粗壮需数人合抱,从距地面约2米处分出18个枝杈,犹如一把巨大的伞盖遮天蔽日。它不仅是一棵普通的树,更是活着的历史,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记忆。
从“抢救”到复壮:科学保护的创新实践
近年来,为了保护这棵千年古树,北京市和密云区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的保护措施。2020年10月,当地政府启动了复壮工程,按照“护树、移路、建园”的思路,对古树的生长环境进行了全面改善。
工程主要包括:
- 拆除松曹公路挡墙护坡195米,公路整体东移15米
- 拆除挤压古柏裸根的公路段物资站和镇卫生院部分房屋
- 在树冠四周竖立仿生支撑柱九个
- 对古柏树下的土壤进行改良,修建深根复壮井
这些措施不仅为古树腾出了生长空间,也改善了其透水透气条件,从根本上解决了古树衰弱的问题。
生物防治:让古树在自然中恢复生机
除了大型工程,日常保护工作同样重要。新城子镇林业站站长胡玉民和他的同事们,多年来一直守护着这棵古柏。他们采取了许多科学的保护方法,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生物防治技术。
面对天牛等害虫的威胁,胡玉民选择了“以虫治虫”的方法,通过释放人工饲养的肿腿蜂来寄生在天牛幼虫或虫蛹上,从而控制害虫数量。这种方法既环保又有效,避免了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从个体保护到整体传承:古树主题公园的建设
2020年的复壮工程不仅改善了古树的生长环境,更以此为契机,建成了古树主题公园。公园的建设实现了从聚焦古树个体到保护古树生境整体的转变,使古树的总体生长面积达到1500平方米。
如今的“九搂十八杈”不仅是自然界的奇迹,更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它被纳入北京市18条古树主题游览线路中,成为“京华古树”微信小程序中的“网红”打卡点。通过虚拟现实(VR)技术,人们可以在线上近距离感受这棵古树的苍劲雄健。
保护古树,就是保护我们的文化根脉
“九搂十八杈”的保护故事,是北京乃至全国古树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它不仅关乎一棵树的生命,更关乎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和生态传承。正如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所说:“古树名木是承载首都历史记忆的‘活化石’。”
这棵古柏见证了3500年的沧桑变迁,从夏商周的暖阳到燕国的雪花,从成吉思汗的铁骑到努尔哈赤的八旗兵,每一圈年轮都记录着历史的脉动。如今,它依然生机勃勃,继续见证着新时代的变迁。
未来,随着古树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九搂十八杈”这棵千年古柏将以更加旺盛的生命力,继续屹立在密云的土地上,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绿色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