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甲流进入高发期,专家解读用药指南和预防要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甲流进入高发期,专家解读用药指南和预防要点

引用
澎湃
8
来源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917603
2.
https://news.qq.com/rain/a/20250112A05G5I00
3.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921886
4.
https://www.stcn.com/article/detail/1483812.html
5.
http://society.people.com.cn/n1/2025/0109/c1008-40398067.html
6.
https://cdc.fuzhou.gov.cn/zz/crbkz/crb/202501/t20250109_4959265.htm
7.
http://www.news.cn/20250109/c2b24f5c272a42b2885961bc0b344448/c.html
8.
http://www.jianli.gov.cn/xw/jlyw/202501/t20250114_983691.shtml

随着流感高发期的到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最新的流感用药指南。专家指出,当前流感流行的优势株是甲型H1N1亚型,流感疫苗接种有效,且抗病毒药物敏感。建议公众在选用流感药物时,应根据医生的处方使用,尤其是孕妇、儿童、老年人以及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更要谨慎用药。此外,儿童呼吸道感染以病毒感染为主,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如使用退热药、祛痰药等。记得,不建议自行服用抗流感药物哦!

01

什么是甲流?

甲型流感,简称“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其中甲型流感传染性最强,最容易发生变异,几乎每次流感大流行都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

02

甲流有哪些症状?

感染甲流后的主要表现为突然的高热,常有咳嗽、咽喉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部分患者会出现胃肠道不适感。与普通感冒相比,甲流的传染性更强,发病季节特征明显。

03

甲流如何治疗?

抗病毒药物

  • 奥司他韦:适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能抑制病毒复制和扩散,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玛巴洛沙韦:新型抗流感药,作用机制独特,可从根源抑制病毒复制,但价格较高且为处方药。

对症支持用药

根据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可以缓解不适:

  • 发热、头痛: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既能退烧又能止痛。
  • 流鼻涕、打喷嚏:可选用马来酸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
  • 鼻塞:可用生理性海水冲洗鼻腔,或短期使用羟甲唑啉等减充血剂。
  • 咳嗽
    • 干咳:右美沙芬或喷托维林。
    • 痰多: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或愈创甘油醚。

中医药防治方案

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湖南省冬春季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2025年版)》提供了中药方剂和中成药建议:

  • 通用预防方:银翘散加减,疏风解毒。
  • 儿童预防:玉屏风散加减,增强免疫力。
  • 成人预防:玉屏风散加减,益气固表。
04

特殊人群如何用药?

  • 使用复方感冒药时避免重复用药,以防过量中毒。
  • 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及慢性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05

药物供应充足吗?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王孝洋表示,工信部系统梳理了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相关解热镇痛、抗生素、中药、小分子抗病毒药物等产能产量情况,总体上供给充足、市场稳定。其中,对磷酸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小分子抗病毒药物进行了重点监测调度,并组织企业做好生产供应和动态调配,保障群众用药需求。

06

如何预防甲流?

  1. 接种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可以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并减轻感染后的症状。建议在流感流行季节之前接种,儿童、老年人、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应优先接种。

  2.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 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清水或含酒精的洗手液,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 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
  • 避免接触病人:尽量避免与有流感样症状的人密切接触。
  • 保持环境清洁:对门把手、扶手等重点部位定期清洁与消毒。
  1. 加强个人防护
  • 戴口罩:在流感高发季节或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时,佩戴口罩可以有效减少感染风险。
  • 保持社交距离: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减少不必要的聚会。
  1. 增强免疫力
  • 均衡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 充足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1. 保持室内通风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降低室内病毒浓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